共同侵权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04 09:56:52 360 人看过

在这种情况下,当两个或更多的人共同参与了某项侵权行为,最终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和损失时,他们理应负起连带责任,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两到多名的人如果实施的行为已经到了威胁到他人生命安全以及财产权益的地步,那么其中一人甚至多人的行为最终造成了他人的损害时,假使能够确切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确切侵权人,则此类侵权人将被要求负责赔偿,如果无法确定是谁的过错,那么所有实施该行为的人就不得已要负起连带责任来。

再者,如果这些人分别在此次侵权行为中造成了相同程度的损害,而且每个人的行为单独来看都是可能引起整个损害的全部原因,那么这些行为发起人必须负责支付所有的费用,这也就是所谓的连带责任。

最后,假定这些人都在这次侵权事件中导致了同样的损害,但是能够明确责任的大小和比例的话,那么每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便是其责任区域内的份额;

然而如果责任的分配无法合理量化,那就只能由所有参与者平均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6日 0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表见代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一、表见代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表见代理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有:1.表见代理成立,订立的合同有效,表见代理中的相对人不享有《民法典》规定的撤销权。2.本人(被代理人)对相对人(善意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表见代理被认定成立后,其在法律上产生的后果同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一样,即由被代理人对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3.代理人对本人(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无权代理人对被代理人的费用返还请求权。二、表见代理能否撤销表见代理中的相对人不享有撤销权,故不能撤销。表见代理虽属无权代理,但是只要存在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事实,表见代理成立,行为人的代理行为就应当按有效的代理来看待。法律依据: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三、属于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属于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
    2023-09-07
    493人看过
  • 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合同解除产生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后果:(1)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将来履行相接受履行的义务。(2)合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请求赔偿损失的权利。(3)合同解除不影响合同中有关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一、合同终止需要签订复合协议吗合同终止一般是需要签订终止协议的,为避免今后因为合同终止产生纠纷,当事人双方签订终止协议,约定合同解除后的相关事项具体怎么处理。签订终止协议后,那么原合同就会终止,归于消灭。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二、合同终止条件现实生活中,合同的终止主要存在
    2023-06-27
    196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侵权后果由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第六十八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
    2023-03-05
    186人看过
  • 承诺迟延产生哪些不同的法律后果
    迟延承诺的法律后果为:一般情形下,迟延承诺属于新要约。如果正常情形下可以到达,因其它原因导致迟延到达,一般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或者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不能及时到达要约人的,为新要约;但是,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该承诺有效的除外。第四百八十七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除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外,该承诺有效。一、承诺迟延和承诺迟到区别是什么承诺延迟:承诺迟延是指受要约人作出的承诺超过承诺期限到达要约人。迟延的承诺不发生承诺效力。由要约规定的,如果要约中未规定承诺期限,则受要约人应在合理期限内作出承诺。超过承诺期限作出承诺,该承诺不生效力。《民法典》第29条规定:“受要约人超过承诺期限发出承诺的,除要约人
    2023-02-09
    238人看过
  • 借款8000元被起诉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欠8000被起诉成功后,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承担还款义务。逾期不返还的,对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财产。民间借贷一般先自行调解,自行调解失败,人民调解委员会将进行人民调解,调解失败的,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裁决。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发送起诉书副本,被告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书。欠钱三万被起诉会有什么后果欠款被他人起诉后,需要按照法院判决来还钱,判决后拒不还钱的法院可将欠款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并按照原告的要求对欠款人的资产强制执行。一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就会上失信黑名单,不得从事高消费。根据《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
    2023-07-15
    356人看过
  • 股权转让后会产生哪些法律影响
    一、股权转让后会产生哪些法律影响1.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会被注销,公司会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修改相应章程和股东名册及其出资额的记载。2.新股东代替原股东的身份,享有公司章程中股东的相应权利,同时需要履行公司章程中约定的义务。二、股权转让合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股权转让合同的注意事项是:1.股权的转让人是股权的合法所有人;2.转让的时间和份额要符合法律规定;3.转让的场所要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八条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
    2023-09-16
    152人看过
  • 保证期间届满后会产生哪些法律效果
    当保证期间得以圆满结束时,其所引致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为:在该期间之内,倘若债权人未曾向担保人或主债务人主张相应的权力,那么彼时保证责任便径自消失,债权人亦失去了主张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力。若保证期间结束,则必然导致保证责任的消失。即便主债务仍然存续,债权人也仅能向主债务人提出索求债务偿还的要求,而无法向担保人强行追讨保证责任。因此可以发现,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之间的差别显而易见:保障期的完结将直接导致某种权利本身的消失,并不仅仅只是引发抗辩权的产生。然而时效期的结束仅会造成责任人有权运用该期限以此为借口提出抗辩罢了。无论一般保证抑或是连带责任保证,只要经过保证期间,均会伴随保证责任的自动归于消失。《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未在保证期间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024-08-19
    189人看过
  • 未申报破产债权会产生哪些后果
    1、债权人未申报债权,将丧失《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债权人参与破产程序的所有程序性权利,包括参加债权人会议权利、表决权、异议权、接受分配财产权利等。2、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已分配的财产不对其补充分配。即便其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此前已进行的分配仍不再对其补充分配,且债权人还应承担因审查和确认补充申报债权的相关费用。3、如债务人进入重整程序,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债权,在重整计划执行期内债权人不得行使任何要求偿债的权利。但债权人并未丧失其要求偿债的实体权利,其仍有权在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按照重整计划规定的同类债权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4、如债务人进入破产和解程序,债权人未按期申报债权,在和解协议计划执行期内债权人不得行使任何要求偿债的权利。但债权人并未丧失其要求偿债的实体权利,其仍有权在在和解协议执行完毕后,按照和解计划规定的清偿条件行使权利。一、公司清算债权如何申报(一)清算组通知公告:1、通
    2023-03-09
    301人看过
  • 无效合同是怎样的,无效合同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一、无效合同是怎样的无效合同的情况:1.合同主体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2.合同内容不合法,即劳动合同有悖法律、法规及善良风俗,或是损害了国家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内容不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受法律保护。3.意思表示不真实。劳动合同是双方合意的产物,应该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一方的真实意愿,因而是无效的。4.合同形式不合法。这是指劳动合同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当事人也未实际履行主要义务,或者依法或应当事人要求应当鉴证的劳动合同没有鉴证等。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认定合同有效。二、无效合同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无效合同会产生的法律效果是: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
    2022-07-13
    303人看过
  • 职务侵占5000元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职务侵占5000元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犯罪行为的,依照相关的规定定罪处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已获得谅解会判多久职务侵占已获得谅解会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职务侵占一般指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
    2023-07-18
    222人看过
  • 当事人被宣告失踪后会产生哪些法律后果
    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没有以上人选或有争议的由法院指定代管。代管人负有管理失踪人财产的职责,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侵犯失踪人财产的,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代管人承担民事责任,也可申请变更代管人。宣告失踪的条件:1.必须有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2.必须是与下落不明的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3.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申请。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法律程序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宣告公民失踪,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必须有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事实所谓下落不明,是指公民最后离开自己住所或居所地后,去向不明,与任何人都无联系,杳无音讯。认定公民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应当从公民离开自己的最后住所地或居所地之日起,连续计
    2023-06-13
    492人看过
  • 民法典中侵权行为有哪些法律后果
    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共同侵权行为人负连带责任。共同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所应负的连带责任,是指受害人有权向共同侵权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失,而任何一个共同侵权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的赔偿责任。共同侵权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已全部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则免除了其他侵权人向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侵权行为法律后果有哪些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判例),都有侵权行为法律规范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为司法实践中法院审理侵权案件提供了指导和准则,也为我们研究侵权行为的概念提供了依据。侵权行为是指因行为人对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并造成损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承担责任的方法:(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023-08-02
    490人看过
  • 破坏公共设施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一、破坏公共设施会有哪些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二、破坏公共设施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是什么滥用和盗窃公共基础设施的行为严重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这类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等多种犯罪类型。而对于盗窃公共设施的行为,则可能会被判定为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2024-07-12
    494人看过
  •  交通事故维权会产生哪些后果?
    交通事故调解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的重要手段,但若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能导致纠纷升级。调解达成协议可以避免进一步纠纷和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调解终结书应当载明未达成协议原因。交通事故调解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1、成功调解:调解成功后,交通事故得到了妥善处理,各方当事人达成和解,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损失。2、失败调解:如果经过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可能导致纠纷继续升级,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3、不成功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如果任何一方未能达成自己的期望或者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可能会导致不愉快的事件发生。4、达成和解:如果各方当事人能够在调解过程中达成和解,有望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损失,同时也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调解书,各方当事人签名,分别送交各方当事人。2、调解失败。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终结书
    2023-11-04
    24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侵犯知识产权罪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若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处以单处罚金。
    • 民法典共同侵权有什么法律后果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5
      共同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 共同侵权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所应负的连带责任,是指受害人有权向共同侵权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数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失,而任何一个共同侵权人都有义务向受害人负全部的赔偿责任。共同侵权人中的一人或数人已全部赔偿了受害人的损失,则免除了其他侵权人向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
    • 撤销权的产生与法律后果有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28
      撤销权的法律后果有: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处于无效状态,当事人也要承担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 承揽合同中造成财产侵权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2-02
      承揽关系中造成财产侵权的一般由定作人承担侵权责任,但若承揽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或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侵权的,定作人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追偿。
    • 版权侵权会有哪些后果,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01
      版权侵权的后果有:尚不构成犯罪的,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侵害了公共利益,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责令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非法所得,销毁、没收侵权复制品,还可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