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生育津贴是否适用于生育子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3 17:02:56 345 人看过

可以报销,在生宝宝之前,需要先去当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当地社保局,办理异地就医生育登记备案手续。生宝宝之后,两个月内将社保卡、结婚证、孩子的出生证明、门诊病历、医药费用明细清单、住院票据原件等材料交给单位的经办人员申领生育津贴,然后拿着本人生育费用的情况说明找就诊医院出具一个加盖公章的资质说明,以及医院的诊断证明等材料,到参保地的生育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即可。

辞职了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辞职了还能领生育金,辞职不会影响职工领取生育金,只要女职工是因为生育享受产假的,符合条件,可以领生育金,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申领条件:参加生育保险的时间累计要达到12个月以上且到生育当月都必须是参保状态(在政府社保网上查到有关数据)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生育服务证或准生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3: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结婚证相关文章
  • 生育津贴是否适用于难产假的医疗费用
    有的。正常产假是98天,产前15天,产后83天,晚育增加30天,一般合计是128天,如果是难产(含刨宫产)在增加15天,产假均按自然日计算,核算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以孩子出生日为准,生育津贴未下发之前,由单位代为支付,原则不能低于生育前的工资标准,生育津贴差额部分由单位补足津贴超出工资部分,单位不得克扣,需发放到本人。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有何异同产假工资,严格地说是计划时代的称谓,那时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女职工生育期间享受产假,待遇也由所在单位支付,统称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是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后,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社保机构按规定标准拨付给用人单位的职工生育津贴,用人单位必须用于职工在生育、产假内应享受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已缴纳生育保险的企业,生育津贴是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不过
    2023-07-07
    252人看过
  •  生育津贴适用范围:未婚生子是否可以领取?
    未婚生育不适用于领取生育津贴,违反生育政策会带来法律后果。员工可以享受产假,但不能享受生育期间的生育津贴等待遇。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婚生育不适用于领取生育津贴。违反生育政策会带来相应的法律后果,员工可以依法享受产假,但与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同事不同,不能享受生育期间的生育津贴等待遇。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违反生育政策的影响违反生育政策的影响:违反生育政策的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首先,违反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罚款和其他法律后果。其次,违反生育政策可能会损害家庭和婚姻的健康发展。此外,违反生育政策也可能会影响社会的人口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违反生育政策的行为应
    2023-08-24
    416人看过
  • 什么是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怎么算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8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一、生育保险的享受待遇(一)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二)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三)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
    2023-03-02
    184人看过
  • 生育津贴是否适用于自己缴纳社保的人?
    自己交社保没有生育津贴。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在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一、生育保险报销的范围如下:1、生育医疗费,比如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2、生育津贴,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二、生育保险缴纳的比例如下:1、参保单位按本单位职工缴费基数之和的1%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2、个人参保缴费的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缴纳生育保险费;3、生育保险费与养老保险费一并征
    2023-06-30
    316人看过
  • 生育津贴是否支付生产费用?
    一、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生育津贴;难产及实施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二、生育营养补贴与围产保健补贴,凡符合享受国家规定90天(含90天)以上产假的生育女职工可享受生育营养补贴300元、围产保健补贴700元。三、一次性生育补贴,原在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失业后,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时,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对参加生育保险的男职工,其配
    2023-07-04
    451人看过
  • 男性生育津贴和女性生育津贴都可以领吗
    一、男性生育津贴和女性生育津贴都可以领吗男性员工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并不能够领取生育津贴。这主要是由于男职工并不具备生育相关的保险权益。然而,男性员工仍然可以申请护理津贴,这是生育保险的另一种补贴形式。当男性员工参与社会保障计划达到半年以上,并且其配偶成功分娩时,他们将享有长达十天的护理津贴。计算方式为该员工的平均月缴金额除以三十再乘以十,这笔资金可用于支付护理假期内的工资补贴。生育津贴是由国家法律和法规所规定的,旨在向职业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期间提供生活费用支持。在某些国家,它也被称为生育现金补助。《生育保险条例》第十条女职工同进符合下列情况时,享受生育保险;连续工龄满一年以上;结婚、生育符合《民法典》及有关法规规定。二、男性生育津贴领取条件男性生育津贴的申领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用人单位必须确保已为你本人连续缴纳生育险满一整年;其次,在生育前后的相关医疗支出与护理开支均需严
    2024-08-03
    149人看过
  • 生育津贴有哪些规定女职工生育津贴标准
    关于女职工生育津贴的规定为:女职工具有生育享受产假,或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的,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的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一、女职工未婚妈妈可以享受产假吗女职工未婚妈妈可以享受产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二、单位生育险能报销多少生育保险的保险标准是:(1)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
    2023-02-24
    160人看过
  • 生育妇女享受生育津贴期限是多久
    一、生育妇女享受生育津贴期限是多长时间1、生育妇女,按照下列期限享受生育生活津贴:(1)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生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2)妊娠不满7个月早产的,按3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3)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按1个半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4)妊娠3个月以下流产或者患子宫外孕的,按1个月享受生育生活津贴。2、享受生育生活津贴的生育妇女,还可以按照下列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1)难产的,增加半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2)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增加一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3)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半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二、申请生育保险的条件是什么申领生育生活津贴、生育医疗费补贴的妇女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本市城镇户籍;2、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3、属于计划内生育;(注意此条);4、在按规定设置产科、妇科的医疗机构生产或者流产(包
    2022-04-29
    423人看过
  • 生育津贴公司是否为员工提供全额生育津贴?
    是。生育津贴是给员工个人的。生育津贴是指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以下两种: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8天劳务派遣员工有生育津贴吗?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07-16
    427人看过
  •  生育津贴是否为生育期间的奖励?
    生育津贴是为了帮助职业女性在生育期间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提供相应的生活费用。计算公式为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因此不含提成。生育津贴主要是为了帮助职业女性在生育期间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提供相应的生活费用。计算公式为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因此不含提成。 生 育 津 贴 如 何 计 算 ?生育津贴是指国家对生育妇女在产假期内给予的补贴,以保障其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生育津贴的计算方式如下:1. 生育津贴的基本标准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九十。2. 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与用人单位的规模有关。用人单位招用符合国家规定生育妇女数量多于本单位总人数百分之五十的,按照生育津贴标准的百分之百给予;用人单位招用符合
    2023-09-14
    235人看过
  • 生育津贴怎么领,生育津贴假期是多久
    生育津贴包括:①以产假天数来计算的生育补贴,②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③一次性补贴。生育津贴怎么领:(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生育津贴,生育补贴,生育补助,都由单位申请,由用人单位帮忙领取,再转交给个人。能够领取生育津贴的女士,都必须正常购买社保,符合享受生育待遇的两个条件。但多数在职女士怀孕后,都会选择辞职回家待产,选择在家修养的女士,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工作,不再购买社保,也就享受不到生育津贴。失业者,自由职业者,离职女士,全职太太们,都可以通过挂靠人力资源公司购买社保的方式,来享受生育津贴。挂靠单位购买生育保险,也是为了达到享受生育保险的条件。挂靠人力资源公司购买社保,主要是由人力资源公司到社保局进行就医确认手续,再选择生育医院,办理相关手续,日后的生育津贴就由代理公司帮忙申领,转交给参保人。如果是在原单位上班的女士,申请手续就由原单位办理,生育津贴也由原单位申领。(津贴
    2023-05-05
    416人看过
  • 什么是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
    生育津贴的标准是:本单位当月人均工资/30天*假期天数。在实践中,生育津贴般从女职工生育之日起2个月发放。生育津贴的提交过程是单位自生育之日起90日内提交材料,经社保局审核合格后备案,然后支付给公司,再由用人单位向女职工支付。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津贴。产假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职工在生育过程中休息的期限。具体解释为女职工在分娩前和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所享有的假期。产假的主要作用是使女职工在生育时期得到适当的休息,使其逐步恢复体力,并使婴儿得以受到母亲的精心照顾和哺育。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把怀孕、生育和产后照料婴儿的假期规定为56天。1988年公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后,对原规定作了很大的修改。现法定正常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假期为15天,产后假期为7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若系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流产产假以4个月划界,其中不
    2023-08-07
    187人看过
  •  未婚生育者能否享受生育津贴?
    未婚生育者不符合生育津贴的享受条件,但有权享受产假。在产假期间,未婚生育者无法享受产假待遇。女职工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公司都应当无条件批准其享受90天的产假。未婚生子抚养费标准包括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两种情况。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未婚生育者通常不符合生育津贴的享受条件。然而,他们有资格享受产假。不过,在产假期间,未婚生育者无法享受相应的待遇,需明确产假和产假待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女职工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休产假,只要有生产的事实,公司都应当无条件批准其享受90天的产假。但是,未婚生育是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所以产假期间不能和符合计划生育的员工一样享受产假期间相关待遇。未婚生子抚养费标准是什么:1、有固定收入的
    2024-06-16
    157人看过
  •  苏州是否有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是指职工在生育假期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报酬。只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法规缴纳生育保险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可以享受生育津贴。目前,我国已经对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允许生育三胎,因此符合条件的女职工应当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指,按照国家或省级法规规定,职工在生育假期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报酬。只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法规缴纳生育保险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就可以享受生育津贴。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三胎已经属于我国法律所允许的生育行为,不违反我国的人口计划,应当享受生育津贴。 【 权 益 保 障 】 苏 州 三 胎 能 享 受 生 育 津 贴 吗 ?根据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政策,生育津贴是由用人单位按照生育保险制度的规定向生育职工发放的。而生育保险制度规定,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因此,如果苏州地区的用人单位已为生育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则生育职工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
    2023-09-10
    361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结婚证
    词条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结婚证
    相关咨询
    • 2020生育津贴生育子女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9
      用人单位女职工计划内生育或终止妊娠,在下列休假时间内,享受生育津贴:(一)怀孕不满2个月终止妊娠,产假20天;(二)怀孕满2个月不满4个月终止妊娠,产假30天;(三)怀孕满4个月不满6个月终止妊娠,产假42天;(四)怀孕满6个月以上分娩或终止妊娠,产假为90天,其中分娩产前休假15天;(五)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六)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七)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第一
    • 女职工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津贴如何规定女职工生育津贴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03
      女职工生育津贴规定:女职工享受产假或计划生育手术休假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女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 生育津贴是否等于工资?有生育津贴就不用发工资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0
      生育津贴不等于产假工资,但工资每个单位的构成不同,如果工资构成里有基本工资、业绩工资、全勤工资的话,生育期间可能只发基本工资
    • 女职工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津贴条件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3
      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那么,女职工生育津贴领取条件有哪些? 1、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 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
    • 生育津贴的标准什么是生育津贴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10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 (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3)晚育假增加15天; (4)难产假增加15~30天; (5)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2、生育医疗费; 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4、一次性补贴(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