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1 08:25:45 272 人看过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因此,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通过法律的规定就可以引起不当得利的后果。

捡到东西不还是侵占还是不当得利

需要根据物品的价值而定,贵重物品捡到不还的,可能构成侵占罪。根据法律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拾得他人钱物属于不当得利,失主有权要求返还。若数额较大,又拒不交还,就可能构成侵占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4日 05: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不当得利相关文章
  • 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一、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比如,双方签订一份合同,就是法律行为。二、侵权违约区别侵权行为违反的是法定义务,违约行为违反的是约定义务;侵权行为侵犯的是绝对权,违约行为侵犯的是相对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违约行为的责任仅限于财产责任。三、侵权行为分类1、一般侵权与特殊侵权2、单独侵权与共同侵权3、积极侵权与消极侵权应掌握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的区分标准,应掌握作为侵权和不作为侵权的区分标准,应特别掌握共同侵权的情况:(一)加害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意思联络;(二)加害人之间虽无共同意思联络,但其行为造成的损害具有不可分性;(三)教唆人和实施人共同造成他人损害。共同侵权要求侵权人均存在过错
    2023-06-14
    203人看过
  • 侵权行为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依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比如,双方签订一份合同,就是法律行为。一、民法典中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概念是什么意思表示一致,就是多个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意愿有统一性。实际上,协商一致的合同,就是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情形:1、虚假表示又称真实保留,指行为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做出的表示行为并不反映真实意思,是一种自知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隐藏行为隐藏行为是指表意人为虚假的意思表示,但其真意为发生另外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3、重大误解,《民法典》第一百
    2023-06-28
    201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法律行为吗
    一、不当得利属于法律行为吗不当得利不属于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首先一定是一种合法的行为,也就是有法律依据的行为。所以,不当得利都是一种事实行为。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凡是现在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2、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他方受到损失是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之一。如果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损失,即“利己而不损人”时,不构成不当得利。损失包括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和财产利益应当增加而没有增加。3、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所谓获得利益和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获得
    2023-05-03
    471人看过
  • 继承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继承是事实行为。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一、老人去世后老人名下的房子如何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二、孙子孙女是法定的继承人吗孙子孙女不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不涉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三、儿子死亡后遗产如何划分?儿子死亡后遗产的划
    2023-03-09
    478人看过
  • 婚姻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一、婚姻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婚姻就是属于法律的行为,事实行为已在法律上不认可了。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主要区别在于: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4、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要件;而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5、法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和侵权行为等。二、事实婚姻的特征1、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有配偶则成为事实重婚。事实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
    2023-04-29
    254人看过
  • 继承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继承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理由如下: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即宣告开始,不以继承人的意思表示为条件,所以是事实行为。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继承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进行,而非依据继承人的意愿来进行,所以是事实行为。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只要是法定继承人即可以继承,不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婴儿等未成年子女均有继承权。因此继承属于事实行为。一、法律行为与继承等事实行为的区别1、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2、法律行为只能产生法律效果,
    2023-02-18
    447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损害赔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不当得利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是事实行为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8
      不当得利,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事实行为,就看主观是否是认知的故意。 通说认为不当得利是事件,通说是最大的。
    • 不当得利一定是事实行为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6
      对于不当得利事实的性质,在理论上有行为和事件两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是行为的观点指出:不当得利的事实属于一种不公正的行为,从法律上确认不当得利为主体的行为,确认不当得利的债务人性质,有助于规范民事主体的。
    • 不当得利是不是事实行为是什么呢?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6
      你咨询的不当得利是不是事实行为的这个不当得利恰恰是与行为人主观意志无关的,不当得利之债一般情况下是返还对方因无依据而获得的不法利益。你拿了多少就得还多少,原则上不当得利没有“善意不当得利”“恶意不当得利”的说法。我们所谓的“善意”“恶意”的不当得利人需承担不同的责任,其实是不当得利在“风险承担”方面的规责问题,与这种返还无依据获得的不法利益是有差别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捡了我100元钱的东西,随后以贱
    • 不当得利的事实行为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5
      对于不当得利事实的性质,在理论上有行为和事件两种观点。认为不当得利是行为的观点指出:不当得利的事实属于一种不公正的行为,从法律上确认不当得利为主体的行为,确认不当得利的债务人性质,有助于规范民事主体的。
    • 不返还不当得利利是否为违法犯罪行为?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30
      具有不当得利本身并不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损失人要求返还不当得利而不返还的,就会违法,如果经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犯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