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到达劳动合同相对方后,原则上是不能撤销的。《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对这种情形做出什么规定,参照《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当然,如果在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对方之前撤回应当认定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不发生效力。所以如果发生上述情形时,建议还是与对方好好协商。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可以撤销吗
甲方:_________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于XX年XX月XX日签订为期年的劳动合同,现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如下:
1、自XX年XX月XX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甲方同意在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支付乙方包括但不限于经济补偿金、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相应比例的年终奖等共计人民币元(大写)扣除乙方尚欠甲方备用金人民币元(大写),甲方将于乙方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后实际支付乙方人民币元(大写)
3、甲方为乙方缴纳四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至XX年XX月XX日止。
4、甲方根据相关劳动法规和规定,向乙方提供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并办理相关退工手续;
5、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签订后3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及所造成的全部损失。
6、乙方自愿放弃其它所有诉求。
本最新解除劳动合同书样本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加盖甲方劳动合同专用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有限公司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委托人
(签字或签章)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技巧)
84人看过
-
劳动者必读:解除劳动合同的技巧
249人看过
-
解除施工协议的技巧
459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的书写技巧
164人看过
-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技巧分析
278人看过
-
劳动者仲裁撤销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可不可以?
95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2022年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协议如何撤销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0解除劳动合同签订的赔偿协议如果已经到达对方,一般是不能撤销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
-
劳动合同有哪些解除的技巧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5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 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解除劳动合同谈判技巧特色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12合同里只写了职位,没有详细职位描述。”这个就比较尴尬了。除非,部门在年初给你拟定了个人目标,你只要完成你的目标即可。 否则,按照你说的,隶属销售部的行政,也就是销售部内勤,处理财务等一些事物工作应当是你这个岗位份内工作吧,只能说工作量增加了。可以理解你的苦恼,但从法律上讲,很难直接解决这个问题。公司合理分配你的工作、指示你完成任务是经营管理权,你应当执行的。要么你跟老板谈加薪,要么,你说完不成任务
-
协商解除技巧二争取同情的技巧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公事公办”的恼人现象。当你提出意见时,对方把眼一瞪:‘上边规定的!”把你噎个半死!其实这种情况多半也是我们不值得在‘公事公办”之外,还可能有“公事私办”这样一扇小门。任何原则性也不可能排斥‘灵活性”。问题是人家愿意不愿意把这扇小门为你打开而已。“公事公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根据的.你奈何不得。但如果愿意.在工作效率上就可以提高.在办事速度上就可以加快.在处理方法上就可
-
协商解除技巧四:消除防范的技巧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5当协商双方在约定的时间见面时,彼此都会有一种“临战”的心理。因为协商的内容是事先约定的。在作准备时必然要对对方的意见、状况作一个分析和估计。这样一来就必然形成相互摸底,甚至于对于对方派出的代表本人的性格特点之类也会作估计,颇有一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味道。因此在相互接触时,彼此都免不了会有一点“防范”心理。要使协商在和谐气氛中进行,就要消除这种“防范”心理。如何消除防范心理呢从潜意识来说,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