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0 18:00:10 491 人看过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故意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足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该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客体要件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主观要件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秩序并希望其危害后果发生。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素如下:

1.主体要件:本罪适用于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3.主观要件:本罪要求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秩序并希望其危害后果发生。

4.客观要件:本罪要求行为人实施的具体行为包括编造或传播恐怖信息,且这些恐怖信息足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故意传播恐怖信息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条规定了恐怖信息罪的罪名,即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宣扬恐怖主义。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故意传播恐怖信息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如果情节严重,会构成恐怖信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此外,根据《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如果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罪,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故意传播恐怖信息会承担恐怖信息罪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罪的法律责任,具体罪责要根据情节和后果来确定。

故意传播恐怖信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情节严重,会构成恐怖信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外,根据《刑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如果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会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罪,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此,行为人必须出于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秩序并希望其危害后果发生,才能构成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罪或者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其他方法故意传播疾病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1: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体与客体?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最少判几年?行为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
    2023-07-25
    490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哪些行为被判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出恐怖信息,有意让他人知道,他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予以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编造者、传播者才构成本罪。故意传播虚假恐怖疫情的会被判刑多少年故意传播虚假恐怖疫情的不一定会判刑,只有造成下列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的才会被判刑,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二)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三)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五)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六)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
    2023-07-21
    438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是故意。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是指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如何认定是否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
    2023-03-05
    452人看过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属于什么罪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4
    137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才会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由以下要件构成的: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一、如何认定是否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发布虚假信息会构成犯罪吗?发布虚假信息一般
    2023-03-04
    107人看过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编造并传播信息罪的区别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界限。后罪是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主要有:(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为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其罪;后罪主体却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单位。(2)主观故意内容不同。本罪的主观意内容为明知编造或传播的是虚假的恐怖信息为了扰乱社会秩序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为明知编造并传播的是虚假的证券、期货交易信息为扰乱证券、期货交易秩序而仍决意为之。(3)行为方式不同。本罪的行为方式为编造或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行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和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两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即可构成本罪;后罪的行为方式则表现为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编造行为和传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构成其罪。只有其中之一的,不能以犯罪论处。(4)定罪情节不同。本罪的定罪情节为严重扰
    2023-06-06
    186人看过
  • 怎样认定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一要看是否实施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的恐怖信息的行为;二要看是否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虽有编造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的行为,但没有扰乱社会秩序,如编造了但没有传播出去;或只是在特定的亲戚朋友中谈论并未扩散的,或者虽然扰乱了社会秩序,但没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也不能构成本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量刑标准1、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
    2023-07-30
    396人看过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院要判多久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法院的处罚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量刑是怎样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量刑标准: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投毒怎么判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吗
    2023-03-24
    425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
    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哪些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2023-05-19
    329人看过
  • 中国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该如何惩罚?
    中国刑法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这样量刑:一、行为人明知是编造的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7
    330人看过
  • 如何量刑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罪犯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怎么判刑1、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
    2023-08-10
    200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一般判决依据是什么?
    行为人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包括什么?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
    2023-07-06
    324人看过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久的时间?
    一、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会判多久的时间?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有哪些?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二者之间的区
    2023-04-20
    366人看过
  • 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一般怎么判?
    行为人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了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一般怎么判?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2-07-01
    28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传播恐怖疫情, 虚假恐怖信息构成什么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11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构成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疫情期间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该如何判刑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1
      《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一)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四)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关于审理编造、故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如何定罪处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25
      对于构成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根据以下规定对其进行定罪处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6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罪。 2.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3.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为了扰乱社会秩序,明知没有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威胁,却加以编造,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恐怖信息而加以传播。过失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构成应是怎样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3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罪。 2、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