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票据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5:20:42 277 人看过

近年来,票据诈骗活动日益猖獗。与一些明火执仗的金融案件相比,票据诈骗是一种高智能犯罪,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而且票据实际操作较为复杂。因此,票据诈骗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中危害最大,也是最难防范的一种。

陷阱之一:票据伪造

不法分子伪造银行票据凭证或经银行承兑的商业票据,通过套取、伪造开户单位预留银行印鉴,骗取银行汇票或转账支票。制作手段一般有三种:一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彻底伪造;二是用在数额较小的真汇票上改动金额的办法变造;三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付期限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特点,先签发真汇票,再根据真汇票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即克隆票据。例如:某日客户张某来到某银行株洲市城中支行申请承兑汇票贴现,并出具了湖北某银行开具的金额为465万元的承兑汇票。几分钟之后,这家银行就收到出票行传来的银行承兑汇票传真件。银行经办人员及时向对方发出加急电报查询。次日早晨,投递员送来武汉回复的加急电报。经查询与检验,电报系伪造。公安机关后来查明,以张某为首的3人团伙是从广东某地制假团伙手中购入的伪造银行承兑汇票,其克隆的汇票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从发传真到伪造电报,该犯罪团伙非常清楚银行的操作流程。

陷阱之二:票据调包

以做生意的幌子,用事先伪造好的假票据替换掉真票据,然后到银行进行承兑或者贴现。株洲某公司因与珠海某公司有一笔业务合作意向,双方约定采取承兑汇票结算方式。株洲公司将70万元现金存入农行某分理处,于当日办好两张共7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并应对方要求立即将两张承兑汇票的原件传真给对方。收到汇票传真件后,珠海某公司就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了一份,同时邀请对方前往珠海洽谈业务。趁过目检查之机,珠海方用假汇票掉包了70万元真银行承兑汇票并顺利提现。待株洲客商因生意未谈成回到原出票行退票时,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两笔汇票已被兑付。

陷阱之三:票据圈钱

票据圈钱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从一家银行申请办理承兑汇票,然后到另一家银行进行贴现,套取银行资金后,用于其他金融领域,从而轻而易举完成圈钱过程。其主要作法是:首先与别的企业联手伪造交易合同,然后采取反复使用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原件,或非法购买、借用别的企业贷款卡,抑或是集团内部各公司之间对开增值税发票、骗取银行承兑汇票。

陷阱之四:票据逃债

票据逃债是最近几年刚刚出现的一种新的行骗手法。例如:一家欠贷1000余万元的企业经常对外宣称无力支付银行利息,该企业在银行的账户上也长时间没有销货款回笼,但生产经营仍在正常进行。其产品在外地销售全部采用承兑汇票方式结算,企业收到承兑汇票后再将汇票背书转让购进原材料,或转让给其他关联企业向银行申请贴现而套取现金,从而逃避银行的收贷收息。

作为处在高风险行业的金融机构,必须高度重视票据业务存在的风险,采取积极措施防范票据陷阱。首先,要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提高其对票据犯罪行为方式及表现形态的识别能力,把好票据审查关。其次,采用高新技术,切实提高反假能力。尽快改变以传统的、易被伪造的预留银行印鉴为支付依据的做法,加大支付密码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第三,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堵塞票据诈骗漏洞。通过合理设置会计人员岗位,划分岗位职责,明确责任,相互制约,使票据查询查复工作及时、准确、规范,确保票据真实性、交易真实性和资金安全性。同时,还要加强同业协作,定期进行情报交流,及时掌握辖区出现的新情况,积极研究寻找对策,共同构建坚实有效的金融系统票据风险防范体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9日 11: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票据犯罪相关文章
  • 铜佛像收藏谨防陷阱
    法律综合知识
    明代地藏王菩萨像随着古董市场不断延伸与扩展,明清铜佛像收藏日渐升温。十年前一件上好的镏金铜佛不过五六万,品相一般者几千元就能买下;如今,瀚海和嘉德春秋两季拍卖会上,官款佛像动不动就能拍出百万元以上。200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的明朝\"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竟然创出1900多万港币的天价,令人跌破眼镜的同时也掀起新一轮铜佛像收藏热,很多阅历不深的藏家盲目跟进,\"逢佛辄拜、见佛即收\"。表面上铜佛像收藏风生水起,实际上却深不可测,很多初涉该行的藏家在里面栽了跟头,叫苦不迭。铜佛像存世量极少铜佛造像的起因有些特殊,它始于唐初兴佛时期,当时无论寺院还是佛窟,都在主佛塑像的背光或者穹顶上另造一些小佛像,组成\"佛海\",来暗喻佛陀众多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现象至今仍能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一窥全貌。于是,从佛海中迎下其中一尊长伴长随,便成为僧人和信徒追求的无上功德。小型铜佛造像诞生后,最初只是供四处游
    2023-06-08
    66人看过
  • 购房应谨防“中介”陷阱
    案例简述一:通过房产中介,天津的王先生看中了一套三居室,成交价为80万元,中介公司表示,这套房最低可以贷到50万元。王先生很快签订了购房协议,并向中介公司支付了30万元首付款。但是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遇到了麻烦,按照王先生的还款能力和这套房子的价值,银行只批贷25万元,还有25万元的缺口。王先生急了,希望退房并要回先前支付的中介费和首付款。中介说,协议上并没有保证你能贷到款,中介费和首付款不能退,缺口25万元只能由王先生自己想办法。王先生现在一脸茫然。中介公司为了促成交易,会作出一些口头承诺,如保证购房者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贷款等,而中介作为专业的房地产经纪、房地产居间机构,往往都会得到购房者的信任。但是中介的这些承诺并不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也没有任何责任可言,一旦承诺无法实现,承担责任的还是购房方。律师提示:在签约前,一定要对房产情况及自身经济实力和贷款能力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能听信中介的口头承诺
    2023-06-10
    484人看过
  • 房屋买卖要谨防陷阱
    法律综合知识
    房屋买卖纠纷时有发生,购房者与卖房者要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房屋买卖过程中需注意一些可能存在的陷阱。合同中的“阴阳合同”法律责任不容忽视【案例一】小王最近在北京五环外买了一套三居室,面积150平方米,成交价为150万元。但在房管所网签时,小王与原房主签订的价格显示的是75万元。“网签合同是假合同,这个价格主要是用来避税”。小王解释说,原房主购买这套房子花了75万元,而75万元是税务部门对这个区域房子认可的最低纳税价格。“按照契税是房子成交价的3%计算,光契税一项就可少交22500元。而通过做低房价,原本需要支付的营业税也做没了。”小王面露得意地说。从2005年6月1日起,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执行普通商品房、非普通商品房区别征税,并且对出售方征收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大大增加了非普通商品房及出售方的税负,而转让方的税负又转嫁到了受让方,于是买卖双方为了少付税费,多采取做低房价的方式来
    2023-01-30
    237人看过
  • 签劳动合同谨防陷阱
    仲裁委员会
    当前,正是务工的高峰期,也是签订劳动合同的集中时期。有些用人单位故意在劳动合同中使用概念模糊的语言,设下陷阱,侵害劳动者的权利。所以,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对合同斟字酌句,仔细推敲,防止落入陷阱。常见的合同陷阱有以下几种:口头合同一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正式文本。这种口头合同是靠不住的,一旦发生纠纷,口说无凭,难以取证以证明合同内容,口头合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很不利。格式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按国家有关法律和劳动部门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事先打好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这种合同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旦发生纠纷,用人单位总会振振有词地拿出这种所谓规范式的合同来为自己辩护,最后吃亏的还是劳动者。单方合同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劳动者有哪些义务,如,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若有违反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毁约要交纳
    2023-06-05
    451人看过
  • 试用期谨防四大“陷阱”
    试用期期限过长。《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工资随意设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内随意辞退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023-04-22
    465人看过
  • 十一长假谨防消费陷阱
    十一长假将至,针对当前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商家促销活动,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擦亮眼睛,避免陷入各种消费陷阱。节日期间,一些商家为获取较高的利润,往往会开展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各种满就返、周年庆、特卖会、打折优惠应有尽有,这些看起来优惠幅度颇大的促销活动,相当一部分其实暗藏了商家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对此江西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消费者要理性消费,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避免落入这些消费陷阱中,特别是购物要保留购物小票,仔细核对价格。业内人士提醒,节日期间一些商家在促销时往往贴出诱人的海报或图片,并推出某几款特惠商品,可在消费者出手时才发现商品已被掉了包,完全不是广告上的商品;一些商家以所谓的全市最低价、送礼品、大酬宾、有奖销售等手段进行商品宣传时,实际是经销商趁消费高峰在抛售积压陈货、滞销商品、残次商品甚至是假冒伪劣商品;一些商家经常会打出超低价位,低折以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实际上商品
    2023-06-07
    329人看过
  • 结婚买房要谨防的陷阱
    陷阱一:土地性质市场上出售的房产的土地性质不一定相同,有的属于商业用地,也有可能属于划拨土地。由于土地性质的不同,房产的价值与流动性就要受到较大的影响。建议:在购房前,向房产公司了解清楚土地情况,并特别留意合同条款内容上写的土地性质。陷阱二:使用年限由于土地性质的不一样,土地的使用年限也有所区别,譬如住宅用地一般是70年,而商业用地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有的房产开发数年后才卖到消费者手中,它的使用年限就相对缩短了。建议:首先要了解土地性质,然后要注意房产公司取得地块的时间和销售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要密切注意合同中使用年限的规定。陷阱三:回购承诺很多商铺都会有几年回购或回租的承诺,但这样的承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并出现很多相关的纠纷。建议:不要对回购抱有幻想。如果对回购很感兴趣,就要对房产商的实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因为一些小的房产公司可能会在拿到房款后卷钱走人。陷阱四:虚假广告很多房产商会把预
    2023-04-25
    252人看过
  • 参加购房团要谨防陷阱
    随着旅游经济的兴起,近几年,集休闲、养老和投资三重功效的异地置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购房消费方式。规模不等的购房团的出现,迎合了这种消费趋势。在采用购房团方式进行旅游、购房时,应注意四方面问题,谨防陷阱。一要认真了解房产信息。消费者在购房前应尽量对房产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购房程序、开发商背景资料、物业管理、办理按揭的期限以及所要交付的税费等方面的规定、政策进行全面了解。二要对开发商的资信进行核实调查。消费者应特别注意房产项目土地的合法性,对所售房产是否有房产开发与销售资质等问题认真了解。三要对房产开发现场进行考察。消费者应认真了解当地习俗、房产的价格、地段、质量、户型、物业服务管理能力和价值投资潜力等情况。四是应谨慎签好购房协议。消费者在签订协议前最好向当地房地产专业律师或房产部门进行咨询,并将销售者所承诺和宣传的卖点信息及易产生纠纷的问题写入协议。
    2023-06-10
    360人看过
  • 社保缴纳谨防隐藏陷阱
    1、单位试用期不缴社保,员工转正后才缴单位以试用期为由,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这合法吗?根据《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缴足“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企业与职工签订合同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都属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中,也就是说,企业在试用期间也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2、单位仅以基本工资或最低工资标准作基数缴社保《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费的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缴费的基数是自己的工资,在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不过,当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则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3、让员工承诺弃缴社保如今有些公司,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出具一份书面承诺,承诺书中写明:员工自愿放弃该公司为
    2023-05-09
    203人看过
  • 网上购物谨防十大陷阱
    当前网上消费存在着经营者利用网络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的空隙,以欺诈、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侵犯消费者的权益,其中生活用品、手机、数码相机、音像制品、mp3等售假情况严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网络公司擅自向机主发送收费短信,如天气预报、新闻、幽默笑话等。消费者在网站上取消这些收费信息时,操作总是失败,与该公司联系也得不到解决。二、交货延迟,甚至在交款后没有收到所需商品。在投诉案中有将近17%的网民消费者在网上订货并且付款,但却未收到货品。三、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图形不一致,或是库存已久、外观残缺、尘埃满面。四、赠品缺失。在网上购买“买一赠一”的商品,送货上门时,并未拿到赠品。五、多数网站未给消费者提供足够信息。33%的网站没有退换货款说明,39%未建立隐私保护对策。六、上网攒积分换取奖品。攒积分的方法有注册网站、浏览网站、介绍下线等几种,但其奖品最终还需要钱买。七、夸大其词、虚假宣传
    2023-06-07
    70人看过
  • 节日消费谨防促销“陷阱”
    随着春节的临近,商家纷纷推出了各项优惠促销活动。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要谨防节日促销陷阱,网络购物应货比三家。青岛工商执法人员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看清广告的内容是否与购买的商品真实一致。节日期间,商家的各类促销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要保持警惕,防止一些不法商人对商品偷梁换柱;消费者对打折、返券促销活动要保持理智,购物前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和使用返券的相关事宜,对参加优惠活动的商品范围要充分了解。并且,将商品平时的价格与节日促销价格进行比较,然后谨慎购买。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应向对方索取发票等相关凭证,切忌将购物小票或者凭证随意丢掉。针对网络购物的特殊性,网购时消费者要货比三家,充分了解网络交易平台(网站)服务的保障信息,认真阅读交易规则,注意分析诚信评价体系内容。针对服饰类商品,消费者应多询问。建议消费者购买前先看其他买家的评
    2023-06-07
    486人看过
  • 谨防医疗美容六大陷阱
    一般的美容院美容质量安全没有保障,医疗美容往往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医疗美容陷阱同样多多……据四川省消委会统计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四川省各级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协会)共受理美容投诉253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15%,其中涉及美容质量的151件、安全的12件、价格的28件、广告的17件、其他的45件。另据四川省消委会调查发现,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医疗美容市场较为混乱,美容医师队伍良莠不齐,美容用品鱼龙混杂,医疗美容质量难以保证,美容不成反毁容的事件为数不少。据成都消费者姚某投诉,由于感觉自己手臂较粗影响美观,遂到成都某著名医学整形美容院做手臂吸脂手术。可术后第二天,手术部位就出现了小面积水泡。美容院说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结疤愈合。谁知五天后,水泡面积不见缩小反而扩大了,且出现麻木、皮肤变红等症状。最后,她在医院住院治疗数月后才结疤愈合,现在仍然发红、麻木,医生说
    2023-06-07
    427人看过
  • 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
    文章描述了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某些开发商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员签订预定协议或者预售合同并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然后再以这些人员的名义抬高房价向购房人销售,以达到规避期房限转政策的目的:同时文章提供包括房产买卖,买卖房屋交易陷阱,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等相关信息咨询。为防止房屋交易中的不正当行为,重庆专门实行了预售商品房网上登记备案制度,但就是这样一道“防火墙”也没能挡住某些开发商的不法行为。昨日,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的“2005年一号购房警示”称,某些开发商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员签订预定协议或者预售合同并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然后再以这些人员的名义抬高房价向购房人销售,以达到规避期房限转政策的目的。转让客户?开发商行骗2004年8月,林先生得知高新区某楼盘开盘,楼盘均价为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综合地段、房型、交通等因素后,林先生非常中意。开盘后,林先生来到售楼处,发现自己看中的
    2023-06-10
    143人看过
  • 转按揭费用多多谨防陷阱
    陷阱一:强制推销附加产品由于房贷客户普遍被各家银行视为优质客户,部分银行便趁此机会大肆向房贷客户推销信用卡,保险、理财产品等。根据各银行网点的业绩指标,此类附加产品五花八门。小I提示:贷款人如遭遇明显不合理的要求,因尽量保持证据,以便向银行总行或分行提出申诉。陷阱二:还款逾期扯不清贷款人有无逾期还款尤为关键。凡是存在历史不良信用记录的贷款人,一般均无法享受优惠利率。银行在分析判断借款人违约原因、归还贷款能力、借款人履约承诺等基础上,有权对其贷款利率下浮比例进行调整。小I提示:1、银行监控还款记录如招行规定,贷款享受下浮30%利率优惠后,发生连续30天(含)以上逾期时,银行有权单方取消该利率下浮优惠,并重新按照原合同执行利率相应计收利息和罚、复息。2、确认信用记录银行不催款并不意味着贷款人没有违约,贷款人需要积极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应当清理一下自己的账户,包括煤水电气费、信用卡、贷款账户、储
    2023-06-15
    413人看过
换一批
#票据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票据犯罪是指以伪造、变造、诈骗及其他方法侵犯票据管理,破坏金融秩序,情节严重,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票据犯罪是作为犯罪、发生在票据活动过程中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而从经济法领域来讲,就更多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层面因素在里面。... 更多>

    #票据犯罪
    相关咨询
    • 买房要谨防哪些种类的销售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关于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哪些销售陷阱房屋能买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6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以下销售陷阱: 1、销售业绩信息作假; 2、虚假广告信息; 3、逾期交房。
    • 以及购房合同要谨慎什么陷阱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2-27
      签订购房合同要谨慎的陷阱如下: 1、开发商手续不全; 2、权利义务不对等; 3、空白条款藏玄机; 4、交房日期不明确。
    • 家长购买教育地产需要谨记哪些陷阱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2-23
      购买教育地产时候应注意: 1、教育地产是会受到户口需为当地生源地户籍的限制。 2、不是离学校近的房子就是教育地产,并不是同一个楼盘就在一个学区。 3、每年的学区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局会根据学区内所辖人口数量等情况的变化而略作调整。 教育地产的陷阱: 1、一些新盘在是否教育地产的定位上不明确,招生政策也不明朗。 2、号称合作办校或引进名校师资力量遭缩水。 3、校企合作不是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