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死刑的罪名有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资敌罪;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背叛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等。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八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一、死刑有什么特点
由于死刑也是刑罚方法的一种,则其必然具有刑罚方法的一般特征,但同时死刑也具有其有别于其他刑罚方法的独特的规定性和固有特征,本文着重从后者予以论述。在所有的刑罚方法中,死刑是最为严厉的一种,最大的严厉性无疑是死刑区别于其他刑罚方法的基本特征。死刑独特的严厉性主要体现在:
1、死刑所剥夺的是犯罪分子最重要的权利
在当今社会,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但是在这一权利体系中,各种权利对于个人的意义又是不同的,有的可有可无,人们很少行使,有的重要无比,须臾不可缺少,如人的生命权利。众所周知,生命是一切权利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权利都是依附于生命权利的,自然人一旦丧失了生命,也就丧失了一切。
2、死刑对犯罪分子造成的痛苦是最大的
判处刑罚势必会对犯罪分子造成痛苦,同时其痛苦的大小也因刑罚方法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讲,这种痛苦是与刑罚的严厉程度成正比的,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刑罚愈严厉,犯罪分子所承受的痛苦就愈大,反之就愈小。
死刑给犯罪分子施加的痛苦是其他刑罚方法所望尘莫及的。死刑的适用便意味着犯罪分子生命的终结,面对这一可怕的后果,任何一个有理智的犯罪分子都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故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3、死刑的适用对犯罪分子来讲是不可逆的
犯罪分子一旦被适用死刑,欲恢复执行前的状态是绝无可能的。这源于生命的不可恢复性,生命一旦丧失便意味着永远丧失。而财产刑可以通过返还财产,自由刑可以通过释放来弥补,对死刑来讲,这种挽回是不现实的。基于这一特性,死刑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
-
致死罪的具体适用
303人看过
-
骗取贷款罪罪名适用情况具体有什么
366人看过
-
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150人看过
-
中国有死刑吗哪些罪名适用死刑
464人看过
-
适用死刑的罪名有多少,有减少吗
293人看过
-
贩毒分子死刑的具体适用情况
483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中国有哪些罪名适用死刑?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24依据法律相关规定,行刑者基于相关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生命的刑罚,世界上最古老、同时最严厉的刑罚之一。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坚决镇压,在严惩罪犯者与威慑有犯罪企图者,保护合法居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人类伦理道德底限等方面,拥有特殊及重要作用,其效果也非常显著。在各类私有制度社会,作为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它必然将像法庭、监狱、警察等国家机器一样,拥有长期的存
-
死刑适用于哪些刑法罪名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12死刑适用于的刑法罪名: 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投敌叛变罪、间谍罪、资敌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毒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电力设备罪、走私武器、弹药、集资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抢劫罪、危害公共卫生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等。
-
死刑适用对象具体包括什么,有哪些规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271、死刑适用对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不能适用死刑的对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绝对不能适用死刑。但如果是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则在一般情况下也是不适用死刑的的,但是特殊情况例外。
-
有期徒刑的适用范围具体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23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有期徒刑的刑法的具体适用范围是: 1、长期徒刑的适用范围。长期徒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比较严重,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 2、中期徒刑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判处中期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3、短期徒刑的适用范围。适用于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分子。
-
骗取贷款罪罪名适用情况有什么,具体规定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30行为人构成骗取贷款罪既遂的,法院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