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妻分居两年即可以自行离婚。这种认识没有法律根据。因为离婚是配偶双方依据法定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能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或到法院诉讼离婚,此外没有其他途径。同时,民政部门和法院认定离婚的法定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这要从夫妻双方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以及有无和好可能等方面综合认定,分居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因素。
第二、先提出离婚会吃亏。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在道德上也许存在理亏的现象,但不能说就吃亏,因为夫妻双方在案件中地位是平等的,离婚时,法院首先会分清当事人的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按照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进行处理。故先起诉不等于一定能判离,也不是说原告必须在财产分割方面做出让步。
第三、判决离婚就可以和子女一刀两断。有的当事人认为,只要法院把子女判归对方抚养,自己就不需要向子女尽义务,就是和子女断绝关系。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不仅违背了起码的家庭道德,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我国《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谁抚养,仍是双方的子女。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要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如出现原定抚养费不足以维持生活或子女患病、上学等新情况,子女有权要求未抚养方增加抚养费,或者有虐待子女等行为的,另一方还有权主张变更抚养权。拒绝按法律文书抚养子女的一方会被法院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刑事制裁。
第四、法院判离婚后就可以立即和他人结婚。在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往往认为,一旦法院做出了准予离婚的判决,就可以马上和他人结婚。其实不然!法院判决离婚后,判决书并不会马上生效,诉讼当事人有一段上诉期限,在此期间,案件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从法律上说,在上诉期间未过,双方仍然是夫妻关系,如果在此期间与他人结婚,则构成重婚罪。
-
诉讼保全有哪些法律问题
63人看过
-
可以通过诉讼解决的离婚问题有哪些?
181人看过
-
法律对离婚的误区有哪些
262人看过
-
对离婚法律的误解有哪些需要注意?
414人看过
-
诉讼离婚相关法律问题
407人看过
-
关于诉讼离婚有哪些容易被误解的法律知识
150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有关法律问题诉讼离婚的条件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02诉讼离婚的条件: (一)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二)夫妻双方都愿意离婚,但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上不能达成协议的; (三)未依法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且为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
-
法律上诉离婚有律师解答的哪些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2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 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起诉离婚需要写离婚起诉状说明起诉离婚理由、财产分割请求和孩子归属要求。另外还需要准备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等材料,感情破裂的证据、财产证 据、有利于子女抚养的证据等。
-
离婚诉讼中的问题有哪些,离婚调解的方式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6当前的离婚诉讼中的调解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离婚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缺乏必要的组织与程序保证,我国的离婚调解往往都是由承办法官进行,然而许多时候法官仅仅知晓法律知识,而并非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的专业人士,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调解的效果无法尽如人意。 其次,我国的法律对主持离婚调解的法官的条件并无特殊要求,而在处理婚姻案件时,承办官的年龄、婚姻经验、社会阅历都对最终调解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我
-
离婚诉讼有哪些误解,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12离婚诉讼误解如下:分居两年自动离婚;起诉的一方要支付离婚赔偿款;判决离婚就可以和子女一刀两断;法院判离婚后就可以立即和他人结婚。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法律上对老人再婚问题的解释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25老年人再婚多遇子女阻拦,感情原因是一方面,另一面就是涉及到财产问题,老年人去世后子女的财产继承、遗孀养老等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两方子女的关系矛盾甚至冲突。也有老年人不顾子女反对毅然再婚,结果导致父子女因财产问题对簿公堂。再婚前的约定非常有必要,要想婚姻基础稳固,两家人和睦相处,婚后生活美满幸福,解决财产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而制定婚前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