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他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3 11:31:39 427 人看过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或构成诽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规定,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而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要承担刑事责任

一、当遇到网络诽谤的时候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1、公民如遇到网络诽谤,可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后向辖区公安机关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在此期间,报案人可向受案单位咨询办理情况。

2、新规中被转发500次或点击5000次是以实际点击为准,相关统计情况属于公安机关侦查工作,报案人并不需要了解。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公安机关将依法通知报案人相应情况。

3、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

2013年,中国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同时,在使用网络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二、传统诽谤与网络诽谤的对比分析

1、传统诽谤

所谓诽谤,在现在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二是造谣污蔑,恶意中伤。就传统的诽谤罪而言,法条规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此处的诽谤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意指捏造事实,恶意诋毁别人,向不特定多数人散布,败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在传统的诽谤罪中,犯罪主体是单纯的自然人,也就是实施诽谤行为的行为人,诽谤行为由行为人单独实施,其恶意诋毁他人的信息只能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传播。行为人大多会采用印发传单或者张贴大字报等行为方式,这种传统的宣传途径虽然会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影响范围狭窄,加之过去信息传递少,被害人往往不会遭受即时的伤害。此种情形下,行为人的诽谤行为成效甚微,被害人的名誉恢复的时间较快,对受害人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

2、网络诽谤

网络诽谤,顾名思义,利用网络捏造事实诋毁他人,其是传统诽谤在网络空间内一种异化的表现。在网络环境中,犯罪主体就复杂得多了。如同我们熟知的微博粉丝骂战一样,网络诽谤犯罪不再为行为人的孤军奋战,取而代之的是多个行为主体的通力合作。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关公司、淘宝店铺以组织网络水军进行网络诽谤为业,利用高速传播,迅速扩展的网络圈,被害人的事迹能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任何覆盖到网络的区域,诽谤信息的影响力有了质的跨越。在诸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盛行的今天,民众毫不费力的就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捏造和散布诽谤言论的犯罪成本趋近为零。再者,在现实司法实践中,若被害人要提起自诉,则必须确定加害人并且提供有证明力的证据,这对于网络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都是相当的考验,对于本身处于劣势地位的被害人更是救济无门,取证难上加难。

3、传统诽谤与网络诽谤的对比结论——单设网络诽谤罪的根据不足

从上述传统诽谤与网络诽谤的比较中不难看出,网络诽谤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生事物,与传统诽谤相比,具有很多新的特点。有的学者便以刑法现有规定不足以有效规制网络诽谤行为为由,建议设立新的罪名。但笔者认为,网络诽谤犯罪并不是一种新型犯罪,它是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的诽谤罪在新时代网络背景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我们从法律意义上研究网络诽谤犯罪的时候不能够停留在表面,应该透过现象直视网络诽谤犯罪的本质。虽然传统诽谤罪与网络诽谤犯罪的区别很大,但二者都是通过捏造事实对他人名誉权进行损毁,网络诽谤行为在本质上与现实社会中的诽谤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二者之间的相似性不可否认。就其他犯罪构成要件而言,二者都为能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捏造虚假事实并公然散布,且情节严重,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网络诽谤犯罪与传统诽谤罪没有构成要件上的不同,只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一传播手段,单独设罪的根据不足,并且单独设罪容易导致与《刑法》第246条关于诽谤罪规定的重复交叉。我们只需对刑法关于诽谤罪的规定修改完善及正确解释就可达到网络诽谤行为规制之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22: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诽谤侮辱他人需要承担哪些法律后果
    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有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侮辱和污蔑什么区别这两者的法律概念不同,诽谤侮辱是指捏造事实来毁坏别人的名誉;而污蔑是指用各种卑劣手段去侮辱玷污别人,在法律上表现为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但在二者还是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诬告陷害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诽谤罪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构或有关单位告发;诽谤罪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
    2023-08-01
    384人看过
  • 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后果是什么?
    一、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的后果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要负法律责任。《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行为人不明知而发布转发的不构成诽谤罪在网络辱骂恐吓他人属于寻衅滋事罪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责,举报部分内容失实但非故意不属诽谤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
    2023-04-13
    152人看过
  • 网络诽谤和诬告的刑法责任是什么?
    网上发帖诽谤违法,涉嫌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界限二者的共同点表现在都是捏造事实,而且诽谤罪也可能捏造犯罪事实。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名誉。2、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后者的目的是破坏他人名誉。3、客观行为不同:前者是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通常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后者是捏造有损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于第三者或更多的人,但不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如果行为人虽然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但并不告发,而是私下散布,旨在损害他人名誉,就构成诽谤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
    2023-07-07
    62人看过
  • 网络诽谤中网络服务商是否要负法律责任
    网络诽谤中网络服务商是否要负法律责任需要负法律责任。今年二月份有一个网站的用户上传了一篇涉嫌诽谤李总理及其夫人的文章,网主后来删去那篇文章并向李总理及夫人道歉。事件引起一些人的疑问,即不同性质的网络经营者在发生网络诽谤事件时,他们各自应负什么法律责任?两个基本因素诽谤的构成,要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要有诽谤文章或言论,二是这文章或言论有向第三者发表。以传统的出版业来说,例如书报的发行,先有作者写了一篇涉案文章,审核。送交印刷,再由出版人交由书报代理商发行到各报摊。由于法律上把每一个环节的运作当成是一个独立的发表,(而每一次的发表就是一次独立的诽谤。),所以作者、、印刷人员、出版人、代理商,甚至报贩都被当成是发表人,个个要负法律责任,个个可能都要负责赔偿。但实际上,以上涉案人可按性质分成两类,即主要涉案人,包括了作者、、印刷者及出版人。他们要负无过错责任。另一类包括代理商及报贩可能称为次要涉案
    2023-03-03
    334人看过
  • 诽谤罪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诽谤罪举证责任自诉人承担。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一、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有哪些条件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条件是:(一)有适格的自诉人。在法律规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二)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自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由于自诉人的起诉而引起,对于自诉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均不介入,因此没有公安机关的侦查和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起诉。(三)属于自诉案件范围。即属于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三类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确定的具体的自诉案件。(四)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2023-03-22
    497人看过
  • 怎样网络散发传单诽谤他人
    1、以发传单的方式恶意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如果诽谤他人,情节不严重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诽谤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损失。一、诽谤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
    2023-06-25
    307人看过
  • 恶意造谣诽谤他人会负什么责任
    一、恶意造谣诽谤他人会负什么责任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陷害罪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二、造谣污蔑他人是什么罪造谣污蔑他人涉嫌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三、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诽
    2023-06-07
    138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举证责任是谁的
    网络诽谤罪举证责任民事诉讼的原则是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分配举证责任的,由法院按照证据,来认定案件的法律事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对于某些判断不清的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如举证不能,则只能承担败诉的后果。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己规定自诉人起诉必须提供有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这一规定已经明确:证明被告人犯罪的责任在自诉人一方,而不是由法院查证。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的犯罪构成四个要件中主客体均无特殊之处,无需赘述。主观方面为故意,一般认为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需着重琢磨:1、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2、须有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播的行为。3、上述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诽谤罪除严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023-06-03
    173人看过
  • 网络诽谤罪应负的法律责任
    网络诽谤罪的责任承担近年来,网络诽谤案曾在多个地区发生。其责任应该如何划分?由谁来承担诽谤的侵权责任呢?网络诽谤罪,由于法律对于网络诽谤这种新型犯罪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网络诽谤案件在办理中经常面临不作为和乱作为指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逮捕嫌疑人、自诉案件却由检察机关公诉等现象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网络诽谤的责任承担者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诽谤言论的作者;另一部分是诽谤言论的传播者。编造诽谤言论者,自然会被起诉诽谤,那些只是用手指轻轻一按,通过电子邮件把这些言论转而传递出去的人,也可以被起诉诽谤。传播者或许会觉得不公平,认为言论又不是他写的,他做的只是将信息传送(forward)出去。但是应该考虑到,当他接获诽谤言论时,可以读过就算了,即读过后就将有关言论删除,但他却选择将之传播出去。每传出去一次,在法律上就等于一次发表或散布(pblication),所以应承担法律责任。只要起诉人有办法查出
    2023-04-25
    233人看过
  • 捏造诽谤他人的法律责任
    一、诽谤捏造事实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捏造事实对他人进行诽谤的,如果不构成犯罪的,承担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
    2023-03-10
    71人看过
  • 什么是网络诽谤网路诽谤的特点是什么
    一、网络诽谤的含义网络诽谤是指借助网络等现代传播信息手段,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因为对网络诽谤的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司法实践中,如何在打击网络诽谤的同时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以衡平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二、网络诽谤的产生背景网络诽谤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互联网发布公民隐私、欠文明甚至诽谤色彩言论的网络诽谤行为时有发生,统一论坛人身攻击现象甚嚣尘上,或政治攻击,或无中生有,或秽语谩骂,完全无视法律,将论坛搞的乌烟瘴气,有些人身攻击大有文革遗风,以政治帽子和污蔑替代说理,肆无忌惮,霸道蛮横,令人憎恶。2009年新伊始,国新办等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活动
    2023-06-18
    493人看过
  • 在微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转发达到多少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微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在微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怎么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若确实存在造谣行为,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违法行为人的决定是合理的,因为造谣这种做
    2023-08-18
    489人看过
  • 16岁造谣诽谤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16岁造谣诽谤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年满16周岁对一切犯罪行为都要负责。年满14不满16要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要负责。一、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大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年龄15岁的人偷摩托车犯什么罪十五岁偷摩托车被抓,不满16周岁,不会被判刑。法律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2023-02-20
    92人看过
  • 员工离职对公司诽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员工离职对公司诽谤需要承担以下责任,一、员工离职后诽谤原公司应该承担什么责任?1、恶意诽谤,影响公司形象,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2、《刑法》第221条规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是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捏造,是指凭空编造、散布,是指以各种方式在公众中宣传、扩散其捏造的虚假事实。2、客体: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里的商业信誉,是指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程度和名誉,包括社会公众对该经营者的资信状况、商业道德、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方面的
    2023-03-03
    11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网络诽谤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8
      行为人在网络诽谤他人,给他人名誉造成影响,情节严重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规定如下: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在网络上散步他人信息,恶意诽谤他人,应付什么责任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9
      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责任。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 负什么责任才能被网络诽谤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5
      当事人对于网上诽谤,可以起诉对方,要求对方停止侵害,并且赔偿损失,根据《刑法》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
    • 网络信息诽谤要承担哪些责任呢,规定是哪些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8
      刑事责任 实施网络诽谤,是一种损害公民人身权力的恶意犯罪,它给被害人造成的伤害后果是严重的,其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也是较大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四条规定,“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两高解释》第一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
    • 网络诽谤自诉状如何书写?网络诽谤责任如何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9
      在网络诽谤案件中,有可能涉及诽谤责任的主要有三方,即网络服务商、公告板服务商及图片及文字的作者。 如果有人在报刊上撰写文章诽谤别人,不仅作者可能被起诉,编辑、报刊出版机构也可能被起诉。由于法律规定不同,在有的国家印刷商也有可能被起诉。如在中国清未的报律就规定,如涉官司,作者和印刷者要共同负责。在网际网络上,网络服务商就像印刷商那样的角色,而公告板服务商就好像编辑和新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