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给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8:16:33 133 人看过

疫情期间公民有服从和配合管理的义务、传染病报告义务和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义务,这是法律的约束。违反这些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民事责任。

所谓公民在疫情防控中的民事责任是指公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因故意或者过失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时,由受损害的公民要求加害人承担的责任。

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给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对违反疫情防控措施的行为人,无论其知道或不知道自己是病毒确诊者、携带者、疑似患者,是否存在过错,只要其违反了法定传染病防治措施,侵害他人权益,均应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无过错”“装糊涂”不能成为违法人员免除赔偿责任的挡箭牌。

《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如果患有新冠肺炎的公民,因故意或者过失导致他人被传染,造成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民事责任。这种责任的主要形式是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六条之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7: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责任相关文章
  •  因他人财产损失而需承担的赔偿责任
    这段内容讲述了侵权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在财产损失和权益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如果侵害他人的人身权益并导致财产损失,那么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弥补被侵权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如果被侵权人遭受的损失以及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都难以确定,那么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可以协商,但如果他们在协商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赔偿数额。 侵 权 人 应 承 担 相 应 赔 偿 责 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侵权人应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主要是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这些责任形式可单独或者合并适用。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形包括:1. 侵
    2023-09-04
    61人看过
  •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生产者不承担民事责任的范围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生产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律师: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民事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3)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4)损害是由受害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一、因产品缺陷受到损害可以要求谁赔偿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在索赔的对象上,在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后,受害人既可以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即受害人在时索赔时有选择权。被索赔一方(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先行承担赔偿的责任。如果损害的结果,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在先行赔偿后,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反之
    2023-06-23
    461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车借给他人造成损失,谁来承担责任?
    将车借给他人造成交通事故属于机动车一方的责任。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险应当在限额内承担责任,超过限额的,由用户赔偿。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坏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2009年6月3日17时,卢*泰驾驶皖K/B4763号轻型箱式货车(载张*梅)行驶至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洪桥路口时,与原告乘坐的由李*林驾驶的粤B/ND632号箱式货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车损坏以及原告、李*林、张*梅受伤的交通事故。2009年7月15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宝安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卢*泰负此事故的全部责任,李*林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车辆情况:被告二阜阳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系皖K/B4763车登记
    2023-07-03
    411人看过
  • 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有哪些规定
    一、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有哪些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二、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哪些责任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作为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024-02-04
    73人看过
  • 无因管理造成他人损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在无因管理实践中所导致的他人财产损失,其责任人应负有赔偿之责。在此种情形下,无因管理实质上已经演变为了侵权行为,因此,负有责任的一方也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对遭受损失的当事人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需要指出的是,无因管理是指个人未受到他人明确的委托事项或者并未承担任何法定的义务,但出于善意和保护他人利益的目的,自发地为他人处理事务或者提供服务。《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2024-08-04
    498人看过
  • 占道施工造成他人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吗?
    读者袁坤咨询,前不久,他在公路旁建房时,为了方便施工,擅自将一些沙石堆放在公路上,占用了一些路面。一天晚上,驾驶小车的陈某经过这段路面时,突然发现这堆沙石挡住去路时,赶紧打方向盘,不料与迎面而来的摩托车相撞,致使摩托车驾驶员受伤住院及摩托车损坏。在处理这起事故时,陈某认为是他堆放的沙石影响了交通安全,他应承担赔偿责任。请问:占道施工造成他人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吗?《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4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挖掘道路、占用道路施工或者从事其他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活动的,由道路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恢复原状,可以依法给予罚款;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知,对于没有经过道路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擅自占用道路施工致使通行的人员、车辆及其它财产遭受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根据读者袁坤咨询,他在建房施工过程中,擅自占用了道路,影响了
    2023-06-08
    67人看过
  • 高压电造成人身损害,民事责任如何承担
    当运营者在实施高空作业、高压环境操作以及地下挖掘等危险行为过程中,或参与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时若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该运营者依法应负有侵权赔偿之责。然而,倘若能够提供确凿证据来证明损害结果系由受害者恶意或不可抗拒之因素所引发(而非运营者之过失),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如若受害者对损害事件的发生具有严重过错,可相应地减轻运营者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条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
    2024-07-29
    181人看过
  • 他人驾车造成人身损害,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开车撞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所要承担的行政责任为扣分、警告等,而民事责任为一方需要赔偿另一方,交通部门会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作为赔偿金额的依据。如果开车撞人发生了重大事故,一般处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车主把车借给别人,别人出交通事故,车主负什么责任车主把车借给别人,别人出交通事故的,车主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4
    291人看过
  • 财产保险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人对于家庭财产保险单项下所承保的财产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1、战争、军事行动或暴力行为;2、核子辐射和污染;3、电机、电器、电器设备因使用过度、超电压、碰线、弧花、漏电、自身发热等原因造成的本身损毁;4、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服务人员、寄居人员的故意行为,或勾结纵容他人盗窃或被外来人员顺手偷摸,或窗外钩物所致的损失等;5、其他不属于家庭财产保险单列明的保险责任内的损失和费用。
    2023-04-26
    137人看过
  • 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让谁承担责任
    一、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让谁承担责任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条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二、第三人在公共场所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谁来承担第三人在公共场所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该第三人对伤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的组织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则他们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如果他们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的,则仅由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2024-01-30
    148人看过
  • 环境污染造成人身损害的民事责任由谁承担
    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是指由于生产、科研、生活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源进入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人的生命、健康、财产遭受损害以及人的正常生产、工作、学习、生活受到妨害时,行为人依法所承担的民事责任。环境污染致人损害民事责任是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我国采用的是无过错归责原则。施工造成环境污染找哪个施工造成环境污染找环保局、住建局。建筑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建筑原材料装卸、运输等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和污水等,其中以粉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为突出。1、大气污染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主要为建筑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1)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以及土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
    2023-07-29
    72人看过
  • 单位和个人违反疫情防控措施依法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活动;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有关单位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或者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
    2024-05-12
    465人看过
  • 不配合防疫防控要承担哪些责任?
    一、不配合防疫防控要承担哪些责任?《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违法犯罪行为。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大门等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配戴口罩;或者,中高风险地区的居民外出不戴口罩,可处警告、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拘留。引起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二、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法律后果是什么?1、如果明知自己确诊为新型肺炎,还到处接触他人的,面临的处罚则更重。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如果以暴力、威胁方式拒不配合国家机关工作
    2024-02-02
    431人看过
  • 航运中旅客人身财产损失责任的承担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航空运输也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坐飞机已经不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更为快捷、安全的空中运送。由于业务量的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服务质量问题,相对来说航空运输纠纷数量有所上升。那么在航空旅客、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航空运输也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坐飞机已经不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更为快捷、安全的空中运送。由于业务量的啬,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服务质量问题,相对来说航空运输纠纷数量有所上升。那么在航空旅客、货物、行李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旅客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时,损失赔偿责任由谁来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有关规定,作为航空运输服务者的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依照以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航空运输的旅客、货物托运人可以依此要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承担法律责任:一是因发生在民用航空器上或者在旅客上、下民用航
    2023-06-08
    40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民事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民事责任以民事义务为基础,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 (2)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人的权利... 更多>

    #民事责任
    相关咨询
    • 施工方做好的安全措施被破坏,造成他人受损的,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8
      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大多数施工方都会做好相关的安全保障工作,毕竟施工方也担心造成损害后的高额赔偿。不过很多事并不会一方风顺,比如施工方做好的安全措施被破坏,此时造成损害还需要赔偿吗? 施工方在施工时,未在施工现场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导致他人受损的话,是需要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比如道路施工方未及时清理路面挖开产生的混凝土砾石等建设垃圾,属于施工方的过错,给行人通行带来安全隐患,造成损害的需要承担相应赔偿
    • 教唆或帮助他人施暴造成人身损害,是否承担责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9
      是的。《侵权责任法》第9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疫情期间企业未采取措施造成损失的承担什么责任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6
      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未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一)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未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的;(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建立安全巡检制度,或者未及时
    • 疫情防控期间导致个人损失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8
      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触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最高判刑死刑。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触犯“抢劫罪”,最高判刑死刑。
    •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失时,赔偿责任应如何承担?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8
      我国《婚姻法》第23条明确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同时,《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