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彩礼返还的比例是多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8 16:52:11 125 人看过

法律对彩礼返还的比例一般无详细规定,法律只规定了彩礼返还的情形,具体情形有: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且后两种情形,必须离婚才能主张返还。

彩礼返还比例怎么算,怎么承担彩礼返还的举证责任

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减少的数额一般确定为彩礼总额的10%至50%之间。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4: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彩礼相关文章
  • 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哪些情况不予返还彩礼
    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形:第一、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第三、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民法典婚姻中彩礼返还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目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按习俗给付彩礼的,有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一是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是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第二和第三两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之所以要作出如此规定,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给付彩礼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如果对彩礼问题完全不管,可能会使一些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受
    2023-07-23
    61人看过
  • 离婚彩礼款返回的比例如何规定的?
    一、离婚彩礼款返回的比例如何规定的?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二、离婚需要返还彩礼的情形有什么?(一)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离婚彩礼需要返还(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
    2024-01-24
    355人看过
  • 离婚后应该返还多少彩礼,法律如何规定
    离婚后要返还彩礼的,应返还全部或者部分彩礼。男女双方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应当返还彩礼。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男方提出离婚女方应该要归还彩礼吗男方提出离婚,如果男女双方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还未共同生活;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钱,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女方要归还彩礼。
    2023-11-21
    364人看过
  • 请律师返还彩礼多少钱?
    (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不涉及财产的民事、行政诉讼:3000-20000元/件(三)涉及财产的民事、行政诉讼收费标准:在收取基础费用1000-8000元的基础上再按其争议标的额分段按比例累加计算收取:5万元(含5万元)以下:免加收5万-10万(含10万元):8%10万-50万(含50万元):5%50万-100万(含100万元):4%100万-500万(含500万元):3%500万-1000万(含1000万元):2%1000万-5000万(含5000万元):1%5000万元以上:0。5%收费说明:上述收费标准允许上下浮动20%。《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六条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一)案件受理费;(二)申请费;(三)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
    2024-04-16
    455人看过
  • 彩礼返还比例怎么算,怎么承担彩礼返还的举证责任
    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减少的数额一般确定为彩礼总额的10%至50%之间。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一、返还彩礼是返还全部吗返还彩礼不一定是返还全部,如果双方属于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形,那么一般女方是返还全部的彩礼,如果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是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人民法院在确定返还数额时会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彩礼数额的大小等
    2023-04-03
    74人看过
  • 离婚彩礼返还比例怎么算
    一、离婚彩礼返还比例怎么算离婚彩礼返还比例怎么算,目前法律法规中,尚未做出明确的规定。通常是当事人根据不同情形做了具体的要求,可参考以下标准: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二、要求返还彩礼的条件要求返还彩礼的条件:1.双方已经登记结婚,但确未共同在一起生活的,那么女方在离婚后应返还给男方彩礼;2.男方因婚前给付彩礼导致自己生活困难,那么在离婚时男方也可以要求女方
    2023-09-14
    168人看过
  • 法律规定彩礼是不是要返还男方
    一、法律规定彩礼是不是要返还男方彩礼要不要返还取决于是不是存在需要下列情形,如果存在,则彩礼需要返还:一、双方最终没有办理结婚登记分手了。二、双方最终离婚了,且办理结婚登记后没有共同生活。三、双方最终离婚了,且婚前支付彩礼导致男方生活困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法律规定婚后离婚彩礼是不是归还离婚时彩礼原则上无需退还,但是符合以下情形的,当事人可以主张返还彩礼:(1)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但是没有共同生活的;(2)男方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生活困难的。虽然符合返还彩礼的情形,但并不意味着彩礼会如数返还。人民法院在判决确定返还数额
    2024-01-17
    310人看过
  • 返还彩礼的情形民法典法律规定
    一、返还彩礼的情形民法典法律规定民法典法律规定返还彩礼的情形: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返还彩礼诉讼时效是多久返还彩礼诉讼时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
    2023-02-04
    473人看过
  • 返还彩礼一般返多少
    减少数额。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一、彩礼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对于登记结婚之后给付的彩礼,从彩礼的法律关系分析,属于一般的赠与,但其赠与目的的现实性仍是希望男女之间建立稳定的婚姻关系。结婚彩礼是否是夫妻共同财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彩礼由一方个人接收或购置结婚物品的,应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受赠的财物无特殊约定,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如
    2023-04-03
    203人看过
  • 返还彩礼需要什么法律规定
    一、返还彩礼需要什么法律规定返还彩礼法律规定:当事人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并且离婚、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为由并且离婚,请求返还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二、彩礼返还的比例是多少彩礼返还的比例应当是剩余的彩礼数额,对于已经消耗的彩礼,不得要求返还。所以并不是送多少彩礼就返还多少彩礼,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返还的。并且彩礼返还也是需要条件的。三、结婚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结婚彩礼一般不属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或者是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彩礼通常情况下是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彩礼带有以缔结婚姻为目的的赠予性质,接受彩礼本身就蕴涵着对方答应结婚。双方缔结婚姻关系,目的达到,这种赠与行为就有效存在,彩礼归受赠人所有。
    2023-04-14
    219人看过
  • 法律规定返还彩礼如何举证?
    1、法律规定返还彩礼应当是通过合法的方式取证证明确实存在着要求退还彩礼的条件。对彩礼是否应该返还是否符合法定情节有争议的,争议焦点为是否具有彩礼返还的法定情节,由主张返还方负举证责任。2、对彩礼数额有争议的,争议焦点为彩礼的实际金额。由各方就各自主张负举证责任。一、返还彩礼的金额如何确定1、哪方提出解除人身关系。根据民法上公序良俗原则,提出解除人身关系的一方一般来说应该负有道德上的瑕疵,故如南方提出解除婚约,裁判就应适当减少返还数额,如女方提出,则应多予支持返还;2、双方结婚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结婚时间较长,男女双方受婚姻及家庭约束也越大。双方如果结婚的时间较长,则返还的彩礼数额应酌情较低,反之,则应多于返还;3、有无生育子女。一般来说,如果生育子女,则减少返还;没有生育子女,则增加返还;4、财产使用情况。这里着重说明财产使用情况。就笔者审判实践而言,彩礼返还纠纷案件中,女方大多以彩礼已
    2023-06-27
    320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彩礼返还比例
    彩礼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恋中男方给女方的聘礼或礼金。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通过判断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只有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其前提是双方必须离婚。一、隐瞒精神疾病离婚诉讼能否获得返还彩礼1、解决彩礼纠纷时,决定彩礼不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彩礼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
    2023-04-04
    427人看过
  • 法律规定彩礼未返还坐牢么?
    一、法律规定彩礼未返还坐牢么?法律规定彩礼未返不坐牢,彩礼不退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判断,如果说符合彩礼退还的条件的话,那么就应当判决彩礼退还,最高法院关于彩礼的规定是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上述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返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返还彩礼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
    2024-02-01
    367人看过
  • 法律是否规定离婚后需返还彩礼
    一、法律是否规定离婚后需返还彩礼离婚的彩礼退还法律规定是什么结婚彩礼能退还的情形如下: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给付彩礼的一方因婚前给付并导致其生活困难;3.男女双方虽然已经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纠纷解决方法彩礼纠纷解决方法如下:1.一般情况下,由双方自行和解。2.若双方无法和解的,可以申请第三方进行调解,如人民法院或者民政部门。3.若仍然无法解决彩礼纠纷的,当事人可以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予以解决。三、彩礼返还纠纷的证据是什么彩礼返还纠纷的证据需要是能够证明下
    2023-09-09
    196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彩礼
    词条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彩礼
    相关咨询
    • 彩礼多少比例返还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1
      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减少的数额一般确定为彩礼总额的10%至50%之间。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
    • 彩礼返还比例的计算方法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5
      (一)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 (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 1、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 2、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 3、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 4、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
    • 彩礼返还司法解释返还彩礼的法律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1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 结婚彩礼一般要返还多少比例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8
      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解除的以及在共同生活期间女方怀孕或者流产的,一般可在前款的基础上再减少5%至20%。
    • 彩礼返还程序,彩礼返还标准,彩礼的法律法规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3
      最高人员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2)(3)项规定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