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妻举报夫自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3 15:03:41
162 人看过
肇事后未保护现场及时报警,反而逃之夭夭,并将肇事车辆予以藏匿,造成恶劣影响。近日,由泾阳县检察院出庭支持公诉的交通肇事一案被告人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沈某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现年28岁的沈某是泾阳县安吴镇中山村村民,2014年3月2日13时许,沈某驾驶小轿车沿云蒋公路由南向北行驶,当行至安吴镇姚家村闫家组丁字路口时,与拐弯的刘某驾驶的电动车相撞,致刘某当场身亡。肇事后沈某驾车离开事故现场,并将肇事车辆藏匿于岳父家中。同年3月3日,沈某的妻子向公安机关报案,4月23日,沈某主动向交警部门投案。经鉴定,刘某符合交通事故致脑损伤死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逃逸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顶包
441人看过
-
自首行为分析:交通肇事逃逸
345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吗?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罚?
53人看过
-
逃离后又自首属交通肇事逃逸吗?
44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处罚(轻微交通事故逃逸处理)
415人看过
-
谁应该举报交通事故肇事逃逸?
23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交通肇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
词条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
最新文章
#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后自首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理,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么认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08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的认定: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
-
举报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办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7交通肇事逃逸涉嫌犯罪,公安局立案后进行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法院判决。这个三个阶段一般在五个月左右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
交通肇事逃逸后不自首肇事逃逸赔偿多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8肇事逃逸后,涉嫌交通肇事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如自首可从轻处罚。还应赔偿经济损失。《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
自首逃逸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7交通肇事逃离后又自首行为可以认定肇事逃逸和自首。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主要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或者由于恐惧心理等原因,而逃离现场,置死、伤者于不顾的行为。
-
是否可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浙江在线咨询 2023-10-131、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肇事者有逃逸行为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可以向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