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法院起诉离婚孩子如何判
去法院起诉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可以由父母进行协商;协议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不满两周岁的孩子由母亲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孩子,可由父母商议决定;已满八周岁的孩子,应当遵从其真实意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的离婚而消除,父母有抚养孩子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法院起诉抚养权要多久
起诉要抚养权需要三到六个月,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审理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中华人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三、法院起诉抚养权被告不出庭怎么办
起诉抚养权利对方不出庭的,法庭可以缺席判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只要是有抚养关系的,法庭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抚养费的多少和给付方式。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如何去法院起诉离婚,及如何对付起诉离婚
253人看过
-
2024年如何去法院起诉离婚,离婚到哪里去起诉?
472人看过
-
起诉离婚案件法院判孩子怎么判
435人看过
-
去法院起诉离婚多久法院才判离婚
138人看过
-
孩子住院起诉离婚法院是否可以判
92人看过
-
如果我去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如何收费的
443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如何去法院起诉离婚,及如何对付起诉离婚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0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对于离婚诉讼,原告是自己;被告是自己的配偶;诉求是离婚,事实和理由是自己和配偶的关系已经破裂;被诉法院是有管辖权的法院(以下详细说明)。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副本。起诉书应当记载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
-
请问起诉离婚孩子怎么判?法院会如何判呢?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04夫妻双方,到法院依法进行诉讼离婚的,对于孩子抚养问题,法院会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但哺乳期间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抚养,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那方更适合小孩成长并征求小孩本人的意见。不抚养小孩的一方在孩子18岁以前应当每月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是年收入的20—30%之间。如果在今后的抚养期内,一方不适合抚养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诉,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
-
离婚没起诉孩子去法院起诉了怎么办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30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分割共同财产主张无过错损害赔偿,争取孩子抚养权,让对方支付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
-
去法院起诉去了,夫妻离婚孩子抚养权判决怎么判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19法律规定年满10周岁以上的孩子,在确定抚养关系时可以考虑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自己选择抚养人的权利。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子女一旦年满十周岁,就意味着其作为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心智成熟度及对外界的理解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对于今后自己随父或随母哪一方共同生活做出判断和选择。 因此,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
-
2022年过错方起诉离婚法院如何去判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4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看婚姻感情是否完全破裂。存在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无过错方如果不同意,如果法院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也可以判决离婚。过错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者其他重大过错的法定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