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仲裁法》第四条及第六条分别对此规定如下: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不能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也对仲裁管辖权问题有明确规定,该规则第三条规定:“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者在争议发生之后达成的将争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仲裁协议和一方当事人的书面申请,受理案件。”
由此可见,纠纷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以及谁享有仲裁管辖权取决于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
为证明当事人之间曾就仲裁作出约定,各仲裁机构一般都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提交书面仲裁协议,其形式可以是合同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单独的仲裁协议。
一、房屋纠纷仲裁时间一般是多久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自愿将彼此之间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请仲裁机构裁决的协议。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至于仲裁需要多长时间,具体要看该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一般简易程序2个月,普通程序4个月。
二、施工经济纠纷在哪仲裁
1、施工经济纠纷可以向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合同签订地的仲裁机关提出仲裁请求,一般来说,划分仲裁管辖权限,是从方便当事人、方便仲裁机关审理和裁决的执行等因素来考虑确定的。
2、根据《仲裁法》
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六条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仲裁案件管辖的法律依据
274人看过
-
仲裁委员会管辖的案件范围有哪些
472人看过
-
管辖权异议移送仲裁委员会合法吗?
173人看过
-
仲裁委受哪里管辖
314人看过
-
深圳市、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划分
71人看过
-
仲裁委员会发现不属于仲裁管辖的案件如何处理
443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哪个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仲裁管辖是什么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26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仲裁委提起仲裁,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
-
管辖权异议移送仲裁委员会合法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2管辖权异议移送仲裁委员会是合法的,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可以提交到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但如果移送管辖发生之后是不可以进行上诉或者仲裁的,因为管辖权移送发生后是经过司法机关确认并执行的。
-
工伤纠纷管辖仲裁委员会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31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是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住所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
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移送案件的管辖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9《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发现已受理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对上述移送案件,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应依法受理。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或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争议协商不成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
哪个劳动仲裁是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17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向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由哪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法律制度。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应当方便当事人仲裁,确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案件的原则。《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分别向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