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民事主体得以结成相互关系的利益对象。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之所依,是主体交往的基石和利益所在。故没有客体,便无从发生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依利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物、行为、智力成果三类。
1.物。物是能满足人的需要,能够被人支配或控制的物质实体或自然力。民法上的物虽具有物理属性,但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不同,要求有可支配性、存在性和效用性。物在民法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与物有密切联系,有的以物为客体,如所有权、担保物权等,有的虽以行为为客体,但仍以物为利益体现,如交付物的买卖合同。
2.行为。作为客体的行为特指能满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通常也称给付。行为主要是债这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因为债权是请求权,债权人只能就自己的利益请求债务人为给付,如交付物、完成工作,而不能对债务人的物或其他财产直接加以支配。
3.智力成果。智力成果是人脑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文学、艺术、科技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以及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不是智力成果的载体,而是载体上的信息,载体本身属物权保护对象。
-
建筑法的概念和法律体系
139人看过
-
客体的法律解释与概念说明
446人看过
-
民事权利主体和客体的概念及界定
236人看过
-
亲子关系的法律概念定义
442人看过
-
确定劳动关系:事实还是法律概念?
255人看过
-
同居关系和同居法律概念
171人看过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标的和标的物三个概念之间是否是一个概念之间澳门在线咨询 2022-02-08不是吧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标的和标的物三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客体与标的是同一概念,只不过标的使用范围比客体要小,在广泛的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中,通常使用客体一词;而在具体的合同关系中,则通常使用标的一词。标的与标的物不是同一概念,标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而标的物并非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呈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类: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1.物物为民事法律
-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分别指什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怎样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0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2、民事客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通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成为民事权利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建立的
-
法律关系主体和法律主体的概念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91、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2、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1)公民(自然人)。这里的公民既指中国公民,也指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
借贷关系法律概念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71、借款种类。借款种类主要是按借款方的行业属性、借款用途以及资金来源和运用方式进行划分的。 2、借款币种。借款币种即借款合同标的的种类。 3、借款用途。借款用途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围和内容,即贷款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哪种生产要素相结合,它规定了贷款的使用方向。 4、借款数额。借款数额,是指借贷货币数量的多少。 5、借款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借款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率。 6、借款期限。借款期限是指借贷双
-
亲子关系的法律概念定义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1如何理解法律上的亲子关系?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另一类是拟制血亲 如何理解法律上的亲子关系? 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与婚生子女、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 父母子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