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犯罪的直接故意?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1 10:31:25 240 人看过

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情形。如某甲想杀死某乙,用刀刺向某乙的心口,某甲明知这种行为必然导致某乙死亡,但某甲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某甲的这种行为就是直接故意杀人罪

一、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什么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二、10岁犯罪怎么处理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鉴于不同年龄对自身行为的认知有所不同,10岁以下的未成儿童犯故意杀人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4岁周岁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客观上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能成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2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的规定是什么?
    直接故意犯罪的既遂形态的规定是犯罪活动已经是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是未完成形态。一般认为,故意犯罪形态分为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但“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的概念本身尚需进一步澄清,正如我国台湾学者郑健才所言:“行为之全体,只算一个行为。所谓自开始至终了,不过形容行为之过程;过程如何,并不影响行为本身之价值。故严格言之,行为之价值,于着手(开始)时即已确定。并无所谓行为完成未完成之问题。唯因行为有发生结果者,如杀人行为,发生死亡之结果;有未发生结果者,如杀人行为,未发生死亡之结果。若称前者为行为之完成,后者为行为之未完成,亦未始不可。但应注意此时只系行为在事实上之效果问题,而非行为在法律上之地位问题。而行为在事实上之效果问题,亦仅与犯罪之既遂未遂有关,与犯罪之成立与否无关。故将未遂之犯罪,称为犯罪未完成,将既遂犯罪,称为犯罪完成,则属不正确。”一、故意犯罪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
    2023-03-25
    322人看过
  • 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吗?
    一、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吗?犯罪预备就是属于直接故意的犯罪。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一种。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二、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
    2023-04-29
    119人看过
  • 间接故意犯罪可以直接判刑吗
    间接故意犯罪,构成轻伤的,能判刑。行为人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及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可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打架构成轻伤判刑多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行为人有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本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因伤害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致人重伤或者伤害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本罪。如果打架造成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要判刑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具体要看情节轻重。二、肇事逃逸轻伤是不是可以缓刑肇事逃逸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能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
    2023-06-19
    368人看过
  •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共同犯罪
    间接故意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都是出自故意的主观,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一、有过失犯罪的吗?没有。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也就是说,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以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2、客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3、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以,没有过失共同犯罪。二、不知情集资诈骗犯罪吗,标准是什么涉嫌集资诈骗罪,要根据涉案金额、犯罪情节定罪处罚,不知情的不认为是犯罪,如果知情并提供帮助的,构成共犯,要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共犯犯罪的罪名认
    2023-06-28
    117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直接故意
    刑事责任年龄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为:(1)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的,则须已满16周岁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一、没判定轻伤能否定故意伤害罪没判定轻伤一般尚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为:(
    2023-03-14
    406人看过
  • 直接故意犯罪主观要件的成立
    本案有四种意见:1、丁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甲、乙、丙三人不构成犯罪;2、丁某、甲乙丙都构成交通肇事罪;3、丁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甲乙丙三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4、丁某不构成犯罪,甲乙丙三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本文从第4种意见入手对本案的犯罪主观要件进行分析、也对上述四种意见进行评说。首先本文同意丁某不构成犯罪的观点,丁某于黑夜中的确是无法预见公路中间躺者一个人这样的事实的,况且旁边站着几个正常人在。鉴于当时情形(特别是路边还站着几个人)丁某无法预见危害后果,属意外事件,按刑法第16条规定,不构成犯罪。丁某的刹车不灵,无车灯夜间行使应由交通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笔者不同意甲、乙、丙三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观点,认为甲、乙、丙构成故意杀人罪,主观要件是直接故意。有人认为甲、乙、丙三人对孙某的死亡采取了放任态度,但由于甲在丁某驾驶的拖拉机靠近孙某时,喊叫孙某停车,从而使这种放任态度转换成了过
    2023-06-03
    363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间接故意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间接故意犯罪中的故意犯罪是怎么认定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15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 其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行为人对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须持放任其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对明知可能发生的结果既不是希望其发生,也不是希望其不发生,而是任其自然,发生不发生都无所谓。 2、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的危害结果,仅限于明知“可能发生”一种情况。 3、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主观上不
    • 什么是犯罪中的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9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 直接故意犯罪怎么认定,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7
      直接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犯罪。以故意杀人罪为例,此罪在客观上是行为人实施了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出于直接故意,因此故意杀人罪是直接故意犯罪。
    • 怎样认定犯罪的直接故,法律怎么规定的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4
      犯罪的直接故意的认定: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 犯罪是间接故意还是直接故意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25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成立条件是: (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