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起,北京律师时福茂开始接手劳务派遣纠纷案件。6年来,时福茂经历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劳务派遣纠纷案件。从一个律师的角度,他向我们讲述,这些年来,劳务派遣纠纷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案件让他印象深刻。
变化一:
纠纷群体层次增高
很多衣着光鲜、手握高薪、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外企员工,也是劳务派遣的对象
以前只要提到劳务派遣纠纷,总是跟农民工群体联系到一起,可近年来,找我们维权的白领越来越多。时福茂说,2010年他曾经经手过一个劳务派遣纠纷案件,维权主体竟是某电视台的10多名记者。他们被该电视台无理辞退,寻求赔偿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被该公司派到电视台从事采访工作,而该公司与电视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了解,劳务派遣公司招人不用人,用工单位用人不招人,被派遣人员两不管以往深受劳务派遣滥用侵权之害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等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如今,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发展,劳务派遣的群体也逐渐开始向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延伸。
时福茂介绍,近年来,劳务派遣滥用现象在石油、化工、电信、金融、银行、航空、铁路等系统十分严重,在清华、北大等高校,后勤人员基本都是劳务派遣用工。除此之外,很多衣着光鲜、手握高薪、出入高档写字楼的外企员工,也是劳务派遣的对象。
变化二:
逆向派遣逐渐增多
用工企业强迫工作多年的工人与劳务派遣机构签合同,转嫁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逆向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的一个新现象。
时福茂介绍,在正常的劳务派遣中,应该是劳动者与派遣单位先签订劳动合同,成为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然后再被派到实际用人单位工作,劳务派遣公司必须为工人提供法律规定的工资保障和社会保障。而在逆向劳务派遣中,劳动者已经在用工企业上班,与用工企业存在合法的劳动关系,但是用工企业强迫工人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通过将他们变成劳务派遣机构的工人,转嫁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现实中,本来是或将是某企业的员工,却被安排到派遣公司,然后再派遣回这个企业,企业由此实现把员工的劳动关系转嫁出去的目的。特别是有些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了数年,本来都有可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享受休假权利,但是通过派遣,把劳动者的工龄卡掉了,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时福茂说,逆向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一些企业规避《劳动合同法》、逃避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宝。
变化三:
劳动关系更加混乱
一起案件往往涉及3到4个公司,甚至存在异地派遣,让工人维权往往不知去找谁
时福茂至今仍为一起维权失败的劳务派遣纠纷案件而遗憾。
34岁的盛某,2008年被威莱日化(威露士)有限公司招聘为销售人员,在北京方庄家乐福专柜销售威露士产品。2008年12月23日公司突然要求盛某与一个远在广州的从未听说过的公司——广州南方人才资源租赁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了盛某为其公司雇员,后被该公司劳务派遣至威莱日化(威露士)有限公司,然后再被派至家乐福专柜销售威露士产品。2009年4月21日,盛某因怀孕被家乐福辞退。2009年6月,盛某申诉至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但委员会认为盛某与家乐福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一切责任不应由家乐福承担。
一起劳务纠纷案件,往往涉及3到4个公司,甚至存在异地派遣。复杂的用工关系让维权者往往不知去找谁。时福茂介绍,随着劳务派遣对象层次的变化、劳务派遣纠纷群体的扩大、逆向派遣等新型劳务派遣形式的出现,如今关于劳务派遣的案情也随之复杂起来,一个纠纷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交织多种问题。劳动关系更加复杂、主体法律关系更加混乱,在加大劳动者劳动权益受侵犯可能的同时,增加了其维权难度。时福茂表示,在面对复杂案情的劳务派遣案件时,更加需要立法的细致与逐渐完善。
变化四:
派遣开进中小城市
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只向用工单位收取几十元费用就干劳务派遣的活
时福茂介绍,根据2008年颁布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这是对劳务派遣单位的底线要求,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只要符合这一标准,一般就能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
可50万元的注册资本条件够吗?时福茂并不这么认为:仅仅是50万元的注册资本门槛还是太低了,何况现实中有很多其他中介公司打着劳务派遣公司的旗号招揽业务。
据介绍,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盛行,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出现劳务派遣公司,但很多都是从原来的中介公司变身而来,还有一些劳动力咨询公司也在从事劳务派遣工作,这一点法律既没有允许也没有反对,从而让整个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中介甚至只向用工单位收取几十元费用就敢干劳务派遣的活。这也使得他们经常采取违法手段来追逐利益,不惜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时福茂认为,应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成立行业协会,制定更详细的标准,对劳务派遣公司实行行业准入。同时,扶植优秀劳务派遣机构发展壮大,推动组建为劳务派遣人员服务的工会组织,引导用工企业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记者肖潘潘何璐潘俊强)
-
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的认识
294人看过
-
派遣劳务关系怎么写
190人看过
-
劳务派遣是劳务关系吗,劳务派遣和劳务分包的区别
228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什麽关系
194人看过
-
单位派遣劳动关系是合法劳动关系么
101人看过
-
“三角互动”关系压制劳务派遣工
454人看过
-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和劳务派遣是什么意思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091、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派遣关系。 2、劳务输出单位与劳动者是劳动关系。 3、劳动者与劳务输入单位是劳务服务关系。
-
如何认定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合同关系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劳动合同法》第一次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进行确认和规范,这些内容在《劳动法》中尚无规定。劳务派遣亦称人才租赁,即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机构提出所需人员的标准和工资待遇,由派遣机构通过市场招聘等方式搜索合格人员,把筛选合格的人送交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比如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等。因此,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
-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的关系?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务派遣业务是种全新的人事服务业务,也可称作雇员外派,员工租赁等等。是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细分,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行业,劳务派遣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通过劳务派遣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多标准、多层次、灵活可靠人员,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各类人员的需求。同时用人单位的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具有资质的劳务服务公司,派遣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各类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后,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
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什么关系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1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什麽关系,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尤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
劳务派遣和用工单位什么关系,劳务派遣劳动合同有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2《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公司是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的全部权利与义务。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是否有劳动关系,法律上并未明确,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属于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或者称间接劳动关系。因为他既有劳务关系民事属性,也有劳动关系的人身属性。一般而言,《劳务派遣协议》对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及其他费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日常管理、期限、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争议的解决等事项都作了约定。该合同其实是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