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申报工伤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受伤害职工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受伤害职工对此负有举证责任,如果不能提供劳动合同的,也可以提供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工资报酬的领取证明、工友同事的书面证明等。
对于单位拒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的,受伤害职工可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劳动仲裁,予以确认劳动关系。
(2)是否工伤
受伤害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证明受伤害职工的伤害是因为别的原因而并非工伤引起的。
用人单位或受伤害职工
(或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做出工伤认定的,用人单位或受伤害职工
(或其近亲属)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3)有关证明文书如何取得
交通事故伤害的证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
暴力伤害的证明,由公安刑事管理部门或治安管理部门出具;
见义勇为的证明,由当地民政部门出具;
职工下落不明的,由人民法院出具司法裁定书。
对于前三种情况,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要求相关部门出具证明,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的,受伤害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职工所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可否申请工伤认定?
389人看过
-
职工受伤未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怎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05人看过
-
单位未给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伤职工该怎样申请先行支付
356人看过
-
参加工伤保险未缴纳怎么申请保险
199人看过
-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认定攻略
438人看过
-
职工参加单位运动会受伤也可申请工伤认定
341人看过
-
职工受伤未申请工伤认定,职工怎么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但现实中仍有大量的用人单位未交纳工伤保险费。在未交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工作的职工,当发生工伤后,仍可以按法律规定申请工伤认定。有没有交
-
未参保工伤认定能否认定工伤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9、未参保也可认定工伤,由单位负责支付全部赔偿金。 2、公司未及时处理,你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采取法律救济措施,否则视为你放弃权利。 3、关于你是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我认为你于治疗结束或评残后应向公司或有关部门申请处理,提出申请后,时效可重新计算。但你要有书面证据证明你的申请。 4、你的工资为平均工资的60%,相关法规有规定。 5、按广东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民事案件标的额在20多万元,代理费约为
-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的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171、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由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以下工伤保险待遇: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
-
职工所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可否申请?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6《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在此期间该单位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提交的材料、受理机构、受理条件以及认定的程序等都应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
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申请参保的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1六政办【2008】76号文件的参保对象是:2008年12月31日前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原“三权在县”的城镇集体企业和城镇新办合格集体企业中,符合国家原政策规定录(招)用的已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固定职工。请您查找到原始档案后,携带相关资料到原单位所在地的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咨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