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审证2001年第14号)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依照劳动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决或者决定当事人以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不服通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申请仲裁的期限确实届满,没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不予受理。这一规定赋予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期限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原因超过申请仲裁期限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按照后一法优于前一法、上一法优于下一法的原则,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施行后,应以其为准,不再援引《企业劳动争议解决条例》中关于这一问题的规定。也就是说,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原因,当事人不能按照时效的规定申请仲裁的,适用时效中断制度。时效期间自时效中断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合并计算的时效期间内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时效期间不予受理。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当事人的仲裁申请是否超过时效期限,时效期限是否中断或中止,是否属于拖欠劳动报酬纠纷。(二)当事人的仲裁申请确实超过期限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发出书面驳回通知书。
(3)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就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
劳动仲裁规定劳动者要求仲裁时效有期限吗
393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已过是否还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448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限已过,还能起诉吗?
356人看过
-
超过时效劳动仲裁不予受理后是否可以起诉,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限是多长时间
275人看过
-
已过仲裁时效起诉法院如何
281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已过,是否能够起诉公司补缴社会保险
226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合同约定仲裁能否起诉?劳动仲裁时效过了规定期限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正2001)14号)第3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2条的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60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 此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时效的权力
-
劳动仲裁期间讨工资能不能超过劳动仲裁时效期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09工资不能超过劳动仲裁时效,但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限制。
-
超过申请仲裁期限,还能申请劳动仲裁吗?如果劳动仲裁期限超过时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4超过申请仲裁期限,无法主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
-
仲裁期限已过,能不能起诉,可以提出仲裁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07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理裁决完毕。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请人需要补正材料的,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的时间从材料补正之日起计算; (2)增加、变更仲裁申请的,仲裁期限从受理增加、变更仲裁申请之日起重新计算; (
-
劳动仲裁时效期限表劳动仲裁的时间限制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2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上述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而中断的,那么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应当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第一、二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