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精神病患者和刑事犯罪:方法和策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1 06:50:12 116 人看过

这段内容讲述了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现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犯罪能力,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精神病人犯罪,应该进行法医鉴定,确定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果鉴定结果为没有发作,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犯罪,则不承担刑事责任。此外,精神病人犯罪也会带来一定的赔偿责任。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包括突发性、不确定性、规律性和严重后果。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犯罪能力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该进行法医鉴定,确定是否具有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果鉴定结果为没有发作,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犯罪,则不承担刑事责任。

一、精神病人犯罪的赔偿包括:

1、精神病人犯了罪,给别人造成一定的损失,那么也是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赔偿,这笔费用会由精神病人的家属去承担;

2、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二、精神病人犯罪的现状包括:

1、精神病人犯罪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此特点与精神病人所患疾病有着密切的客观联系,即患者犯罪并非大脑神经意识主观上所能自控所为,可以说是因发病而犯罪;

2、精神病人犯罪对象的不确定性。司法实务证明,正常人犯罪除过失性犯罪外,大都具有犯罪客体的特定性;

3、精神病人犯罪具有规律性的特点。此类精神病人犯罪多为间歇性精神病人及部分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类型的精神病人犯罪;

4、精神病人犯罪具有正常人所不能预见的严重犯罪后果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该进行法医鉴定,若是没有发作应该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属于精神病发作期间犯罪的,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

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精神病人犯罪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类犯罪往往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伤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那么,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有哪些呢?

首先,精神病人犯罪往往具有间歇性。这类犯罪往往在精神正常和犯罪行为之间存在间隔,犯罪行为并不代表精神病人完全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

其次,精神病人犯罪具有反复性。精神病人可能多次犯罪,而且每次犯罪行为都可能对其精神状态产生影响,使得下一次犯罪行为更容易发生。

此外,精神病人犯罪具有攻击性。精神病人往往对自己或他人产生攻击性,这可能导致其犯罪行为更加严重和恶劣。

最后,精神病人犯罪具有破坏性。精神病人犯罪往往会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严重破坏,例如伤人、纵火等。

总之,精神病人犯罪具有多种特点,但并不是无法避免的。对于精神病人犯罪行为,需要采取适当的刑事政策,包括从轻或减轻处罚等,同时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减少精神病人犯罪的发生。

精神病人犯罪的特点包括间歇性、反复性、攻击性和破坏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病人并非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法医鉴定以确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对于精神病人犯罪行为,应该采取适当的刑事政策,包括从轻或减轻处罚等,同时加强精神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减少精神病人犯罪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8日 02: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什么政策和待遇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有以下方面的优惠政策:一是可享受残疾人待遇,个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二是家庭贫困户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可享受民政的困难补助;三是办理相关手续后,可免费服用常规的抗精神病类药物。一、国家规定残疾一级有什么待遇?一级残疾证可以享受不核定家庭收入上浮20的全额低保,每年约5000元;可以办理免费公交乘车卡;可以享受子女或本人大、中专上学补贴,每人每年约800元;可以享受大病医疗救助;还可以享受以下优惠政策:一、残疾人家庭安装电话、有线电视专用线、水表、煤气等,安装单位凭其残疾证件减免30的初装费、安装费、煤气管网建设集资费。二、残疾人个人从事加工、修理、修配和其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营业税;从事生产、商业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00元以下的,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月销售额达不到元的,凭残疾证件和县级以上残联证明,经国税部门核准后,免征增值税。二、精神残疾的鉴定标
    2023-04-03
    167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的社保政策
    精神病患者的社保政策:1、可享受残疾人待遇,个人营业或家人经商可免税;2、家庭贫困户还可以享受低保,特困家庭的民政有困难补助;3、可免费服用传统、常规的抗精神类西药,但需要办理残疾证;4、对精神病人因精神病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者,新合报销比例提高到百分之70。5、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精神病患者要纳入农村低保,按农村低保补差标准全额进行补助;6、农村精神病患者,农村医前救助每年可从农村医疗救助金中酌情解决100到200元的医前救助卡,用于在就近卫生院或卫生室购药维持治疗;病情严重者需入院治疗,通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后再予以二次救助。一、贫困户大病救助对象贫困户大病救助:提高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50%,大病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90%以上;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
    2023-06-25
    270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处罚原则探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精神病鉴定部门依照具体规定和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决定。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即使经过鉴定确认,也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经过法定程序并得到鉴定确认的精神病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才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就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到了社会团体或者是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犯罪人家属等,依照具体的规定以及程序鉴定,并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精 神 病 鉴 定 程 序 与 精 神
    2023-09-01
    277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需要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项目之一,在审理案件中,对涉及法律问题的当事人。怀疑患有精坤病时,由司法机关聘请精神病科医师和法学工作者共同进行精神状态的检查、分析、判断和评定。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对象和任务是:判定当事人有无精神病;有无责任能力;判定确属精神病患者实施危害社会行为时,有无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无行为能力;对犯罪之后出现精神病而未判决的被告人,提出能否适用刑罚的意见。对于在押犯发生精神病者,提出适当医疗的意见;判定民事当事人有无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从而确定遗嘱、合同、买卖、赠与、婚约、契约、租赁等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对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需要综合判断,不能认为患有精神病就一律认定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应根据各种精神病的不同性质、病程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等具体分析有无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一、精神病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不同情况下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一、二、三款明确规定:精
    2023-06-20
    34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后果几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照顾和医疗,必要时政府强制医疗。 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识别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在量刑时,应考虑精神病人的精神状况,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虽然精神病患者犯罪有时可能不会受到刑罚,但对于那些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识别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仍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不过,在量刑时可以考虑精神病人的精神状况,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能识别和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假如这个精神病人在这种状态下杀人,就不需要坐牢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的,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医疗; 必要时,政府强制医疗。"如何对待精神病人犯罪?"精神病人犯罪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涉
    2024-01-19
    31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会坐牢吗
    行为时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这个精神病人是这个状态杀人,不需要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患者犯罪能否承担法律责任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能承担法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当精神病人无法识别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会造成危害;经法定程序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应当强制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
    2023-08-02
    125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精神疾病患者
    对于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需要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除此以外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包括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已满75周岁的人、盲人和又聋又哑的人)对所有犯罪都需承担刑事责任,只是量刑时从宽处罚。限制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吗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特殊情况除外。由法定监护人决定,监护人如果认定则有效,不认定则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下面两种情形:1、如果订立合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且也是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自身利益的,其所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其法定监护人是否予以追认。追认的,合同有效,不追认的,合同则无效。2、但如果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所谓“纯获利益”在我国一般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023-07-03
    379人看过
  • 精神患者犯罪是否判刑
    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犯罪,因为没有责任能力所以无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对不同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若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神经病人杀人有没有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
    2023-04-05
    219人看过
  • 杀精神病人不犯法?精神病患者能否杀人不?
    精神病杀人也是属于违法犯罪的情况,但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情况,在审判或是监禁的时候会跟正常的罪犯是不一样。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精神病人杀人不负刑责的条件是什么精神病人杀人不负刑责的条件是:1、必须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2、必须是在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实施犯罪;3、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根据相关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
    2023-07-12
    149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是什么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原则如下:经过了法定的程序,鉴定确认了精神病人发病的犯罪,才不需要去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就是指,具有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受到了社会团体或者是监护人授权委托的代理人、犯罪人家属等,依照具体的规定以及程序鉴定,并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
    2023-07-05
    285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后患精神病者的刑事责任
    一、案情被告人某甲,男,31岁,工人。某甲多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被抓获。某甲家族中有精神病史,但其本人精神一直正常。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某甲精神分裂,失去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二、问题1、犯罪时精神正常,犯罪后患精神病失去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否应负刑事责任?2、对犯罪后未经审判或审判正在进行中患精神病者,应如何处置?三、研讨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内容是犯罪能力,而不是刑罚能力。犯罪能力,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行为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罚能力,即受刑能力,是指行为人在接受刑罚惩罚时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罚能力,是西方刑法学*派从防卫社会的目的出发提出的刑事责任能力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社会责任,即对具有人身危险性的人应当采取适当的社会防卫措施。因此,刑事责任能力并不是行为人构成犯罪的能力,而是一种受刑能力,即通过处以刑罚可达
    2023-06-18
    96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应对措施
    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等等;4、精神病人杀人肯定是构成犯罪,不代表必然结果上就会受罚。一、精神病人在刑事上的类别包括: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2、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精神病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包括:1、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有明确的动机,但实际上是受一种病理性妄想所驱使。具有常态心理的人,
    2023-06-30
    283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政府和家庭的角色和责任。
    精神病没人管,政府应当管。因为精神病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病犯罪时处于精神病发病期间,不能控制自己的,则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期间杀人的,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管控措施有哪些精神病人管控措施有: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它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
    2023-07-04
    497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行为如何评估量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对其犯罪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因此,精神残疾犯盗窃罪时,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具体要根据犯罪情节来决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对其犯罪行为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所以精神残疾犯盗窃罪,根据犯罪情节适当进行减轻处罚。 法 律 规 定 : 精 神 残 疾 犯 盗 窃 罪 如 何 量 刑 ?精神残疾犯在法律上被认为具有与正常人相同的刑事责任能力。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罪属于严重侵犯财产罪,其刑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对于精神残疾犯的盗窃罪量刑,需要综合考虑其精神状况、文化程度、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认罪态度等因素。根据司法实践,对于精神残疾犯盗窃罪的定罪量刑,需要比照普通被告人从轻
    2023-09-04
    43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精神病患者犯罪会受到刑法处罚的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7
      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负刑事责任,应当具体分析: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 2、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8
      辩护人的肯定范围 律师监护亲友团,团体单位又推荐 注解: 1、关于辩护人的人数限制: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辨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②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③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同时接受同一案件二名以上被害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2、可以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范围:①律师;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③人民团
    • 精神病患者犯罪应对措施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0
      在处理精神病患实施犯罪行为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如下规则: 1. 如果精神疾病患者在无法正确认识或控制其行为期间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其行为并非故意所致,则不应承担法律责任,但应要求其家属或监护人为其实施严格的照料和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政府机构有权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其实施强制医疗。 2. 对于在精神状态正常时实施犯罪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 处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打人事件的方法
      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三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违反治安管理,则应予处罚。
    • 精神病犯罪和轻微精神病会被判刑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3
      1、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行为时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是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如果这个精神病人是这个状态杀人,不需要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