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中财产分割延期开庭有多久
遗产分割纠纷案件延期开庭的,延期多长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具体案情确定延期的期限,原则上不能超过一个月。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六条延期审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民商事案件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导致庭审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形。
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严格限制延期开庭审理次数。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审理次数不超过两次;适用简易程序以及小额速裁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延期开庭审理次数不超过一次。
第五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民商事案件后,认为需要延期开庭审理的,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下次开庭的时间。两次开庭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但因不可抗力或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
二审分割财产多久开庭
371人看过
-
一般财产分割案多久开庭
237人看过
-
分割财产官司法院多久会开庭审理
482人看过
-
诉讼二审财产分割多久才可以开庭
191人看过
-
家庭财产分割时有留遗书财产如何分配
450人看过
-
怎么分割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
311人看过
遗产分割是指继承开始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继承人共同继承遗产时,依法律规定的分配原则或者遗嘱指定的数额的遗产所进行的分配。根据中国民法典的规定,分割遗产首先应当贯彻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由当事人协商处理。... 更多>
-
二审分割财产出庭后多久开庭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8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审理是不确定的,具体的开庭时间要由法院根据工作安排来确定,并会提前通知当事人。法院有一个总的审限规定,即一般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
主动提出分割财产要多久开庭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5分割财产法院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
遗产分割怎么开庭?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3应该到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也就是你所说的这个房子的所在地的法院去起诉。 会需要例如身份证明、死亡证明、关系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证明等等。 如果老人没有留下遗嘱的话,可以根据继承人排序分割,例如兄妹三人,就应该分为三份。至于费用,一般不要,除非你个人需要律师,律师费另收。
-
如何分割财产?开庭后开审需要多久?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6分割财产法院一般在六个月内审结。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
财产分割最多开庭几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14上诉后,二审法院并不一定是要经正式开庭才会判决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直接进行判决。 如果合议庭认为原审判决可能错误的,则会决定正式通知进行开庭审理,但对于具体的开庭次数,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要则合议庭根据具体庭审情况来确定,但在正常情况,二审法院一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