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6 22:53:11 103 人看过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立案条件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怎么量刑呢

对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人应这样量刑:

1、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之刑罚;

2、如果因其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刑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9: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义、量刑】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及其处刑规定。本条规定的“煽动”,是指故意以语言、文字等方式公然诱惑、鼓动群众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标语、传单、发表演讲、发送书信等。“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是指以伤害、杀害执法人员等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执行。这里的“国家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本条规定的犯罪,煽动的内容必须是试图使群众使用暴力手段来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如果不是鼓动群众使用暴力抗拒,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煽动的行为,就可能足以扰乱社会秩序,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就可
    2023-06-11
    115人看过
  • 认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等等。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国家分裂罪如何处罚刑法对分裂国家罪明确规定了刑罚。对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还对那些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规定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分裂国家、破坏
    2023-03-11
    225人看过
  • 量刑标准如何适用于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等等。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利用会道门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如何量刑?利用会道门破坏法律实施罪既遂的量刑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
    2023-07-04
    390人看过
  • 哪四个方面能够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第(三)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7条第(二)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是指规定和调整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等。行政法规,根据宪法第89条第(一)项的规定,指国务院根据且为了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金银管理条例》等。煽动暴力抗拒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已
    2023-02-26
    207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有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刑法裁量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个构成条件?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二)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四)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2
    180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煽动的内容不同;(3)主观方面不同,后罪一般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应按想象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以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定罪处罚。一、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刑法第277条妨害公务罪第1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和第四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的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的,是妨害公务罪
    2023-04-05
    158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构成要件中的情节是怎样的
    煽动暴力抵制法律实施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2、客观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抵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三、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如何量刑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既遂的,对其具体的量刑处罚标准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8-16
    97人看过
  •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怎么处罚
    一、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怎么处罚1、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处罚: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煽动群众构成什么罪1、煽动群众,只要存在有暴力抗拒执法的行为,都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在法定上基准刑为三年以下。该罪被侵犯的客体是在国家法
    2023-06-19
    58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第(三)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7条第(二)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是指规定和调整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等。行政法规,根据宪法第89条第(一)项的规定,指国务院根据且为了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金银管理条例》等。煽动暴力抗拒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已经颁
    2023-02-18
    152人看过
  • 刑法中如何规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量刑标准?
    刑法中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量刑标准: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量刑标准行为人实施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之非法行为,构成《刑法》上所规定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如果行为人情节上具有严重性,则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如果行为人情节上具有特别的严重性,则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该罪是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因素的保障,对煽动者予以刑事处罚。二、非法传教犯罪怎么追究刑事责任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非法传教罪这一罪名,而与传教有关的罪名包括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罪等,一般为这类犯罪是依据犯罪情节进行判刑的。《刑法》第三百条规定:组织
    2023-03-30
    482人看过
  • 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行为人若是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并且既遂的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如果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就可构成该罪。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七十八条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
    2022-06-30
    187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判刑标准的具体规定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为:犯本罪的,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是犯罪后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以及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还有权委托辩护人吗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在刑事案件中,嫌疑人可以委托下列人员做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行为犯,如果犯罪嫌疑人只是实施了相关的犯罪行为,但没有造成任何严重的后果,对于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嫌疑人是可以从轻量刑的。任何国家法律制度的实施都是强制性的,民众可以依法提出异议,但不能煽动群众暴力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
    2023-07-05
    143人看过
  • 根据刑法规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会判多长时间
    一、根据刑法规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会判多长时间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二、本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
    2023-04-20
    89人看过
  • 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构成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严重后果是指下列后果:(1)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2)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3)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本罪的立案标准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因为本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什么标准下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才立案?符合下列标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才立案:1、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应予以立案;2、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而被煽动群众没有实施或没有完全实施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仍应予以立案。《刑法》第
    2023-07-24
    1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哪些条件会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1
      以下条件会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1、侵犯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3、行为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观上是故意,并且具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目的。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法院会判多久?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1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 (1)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 (3)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
    • 什么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它是怎样量刑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4-10-03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量刑: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如何处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9-03
      犯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指的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不包括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
    • 2022年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认定标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30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 2、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词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煽动的内容必须是暴力抗拒国家法律实施,煽动的对象必须是群众。如果煽动群众以和平方式如沉默的方式抗拒国家法律实施,不构成本罪。群众一般是指三人以上,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违法犯罪分子。所谓国家法律,应当从广义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