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在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非婚生子女有哪些权利
1、非婚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在非婚生子女无认知能力时,其姓名由其生父母确定;当非婚生子女有认知能力时,自己可以做出选择。
2、生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的非婚生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生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3、生父和生母对非婚生子女都有抚养义务。非婚生子女的生父生母都应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生活费是指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等方面需要所必要的金钱或生活物品;教育费是指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学费、杂费等。
独立生活是指能够单独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或其他收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全部需要,即使已经年满18周岁但还在继续在学校就读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独立生活的,父母仍然要承担提供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的义务。在非婚生父母对非婚生子女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非婚生子女,尽管其不是婚生,但与声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否认,对生父母的遗产有与婚生子女完全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因其非婚生而限制或剥夺其继承权。
-
《民法典》非婚生子女应如何继承遗产
352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也享有继承权吗
91人看过
-
法定继承人包不包括孙子女 外孙子女
51人看过
-
法定继承所称子女包括
213人看过
-
私生子继承权,非婚生子女合法吗
256人看过
-
民法典对非婚生子女标准
478人看过
法定继承是指,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没有立有遗嘱的情况下,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必须遵循法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以及遗产分配规则等原则。... 更多>
-
民法典作为继承人包括谁台湾在线咨询 2023-01-03法定继承人包括以下这些人员: 1、配偶、子女、父母。 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这里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这里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有没有继承权台湾在线咨询 2024-04-2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非婚生子女有继承权。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
在民法典中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是否具有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2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所以非婚生子女也应该享有继承权。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
2022年民法典非婚生子女是否可以继承遗产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0非婚生子女可以继承遗产,享有继承权。我国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一样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是因为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一样,与生父母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是直系血亲。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
-
民法典非婚生子女有没有继承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07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非婚生子女有权继承遗产。 继承遗产时与婚生子女的顺位相同,都是第一顺位。无论是婚生子女或者是非婚生子女享有一样的权利。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可通过协商或诉讼的方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