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老人立录像遗嘱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立录像遗嘱时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在录音录像中表明时间:年、月、日。注意,保管好录音录像的载体原件,防止其损害或丢失,以保证电子证据的证明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录音录像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二、民法典对遗嘱有哪些新变化
(一)民法典中去掉了公证遗嘱优先的规定。以前,老人设立遗嘱,如果有很多份遗嘱的话,而且其中如果有公证遗嘱的话,那么公证遗嘱的效力是优先的。现在民法典进行了修改,如果老人设立有多份遗嘱,在内容冲突的情况下,那么就以最终的遗嘱为准,这也是充分尊重了立遗嘱人的生前遗愿。
(二)民法典中增加了遗嘱的形式,认可了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的效力,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是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比如,打印的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设立遗嘱的人和见证人必须在遗嘱的每一页上都要签名和备注时间。比如录像遗嘱,也是需要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录像中对于立遗嘱人和见证人的样貌、姓名等要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体现立遗嘱人设立遗嘱的真实意愿。
(三)扩大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现在民法典规定侄子、外甥等都列入了继承人的范围,但这是有条件的。必须在被继承人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比如父母、子女、配偶),也没有第二顺位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情况下,侄子、外甥等才能去继承财产。换句话说,如果被继承人的第一顺位或者第二顺位还在的话,外甥、侄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
新法律:公民自己订立遗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24人看过
-
公证遗嘱在我国立遗嘱应注意哪些问题
324人看过
-
录像遗嘱要注意
125人看过
-
立遗嘱要注意什么问题以及立遗嘱要注意哪些
427人看过
-
合法二次婚生的遗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59人看过
-
民法典中老人遗嘱公证内容该有哪些
394人看过
在我国遗嘱继承的方式存在多种,具体包括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 因此要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必须根据不同遗嘱的类型,适用不同的规则要求。 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四种类型的遗嘱都必须有合格... 更多>
-
立遗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立遗嘱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16立遗嘱首先要合法、自愿,最好去公证处做公证遗嘱,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公证处会把控,一般地遗嘱必须写清楚以下内容:(1)指明接受主体。明确指明谁是遗嘱继承人,如果是遗赠必须写清楚谁是遗赠的接受者。(2)指明分配方法及数额。遗嘱中必须写清楚遗产的分配方式或者写清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具体项目或数额。(3)指明要求。对某些遗产遗嘱人可以指明其特殊要求,如遗产作什么用,接受遗产的同时应履行什么条件等。(4
-
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05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还应注意的其他一些问题: 1、遗嘱人亲自到公证处有困难的,可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请求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指派公证人员到其住所或者临时处所办理; 2、遗嘱中一般不得包括与处分财产及处理死亡后事宜无关的其他内容; 3、遗嘱人未提供遗嘱或者遗嘱草稿的,公证人员可以根据遗嘱人的意思表示代为起草遗嘱,公证人员代拟的遗嘱,应当交遗嘱人核对,并由其签名; 4、公证遗嘱采用打印形式,遗嘱人根据遗嘱
-
代书遗嘱格式很简单,代书遗嘱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7遗嘱格式很简单。写清立遗嘱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写清财产的状况,如房产的坐落与房产证号、存款的银行帐号和数额等;写清财产准备留给谁;附条件的,写清楚条件。然后落款签字和/或盖手印。写清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起争议的,一是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是否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
民法典中先行录像遗嘱的效力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01以视频方式录像遗嘱的应注意需要符合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且见证人应当在录像中。我国《民法典》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
立遗嘱的程序是怎样的遗嘱要注意哪些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101.遗嘱需基于立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般可通过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公证等方式订立,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一般以最后的遗嘱为准,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变更公证遗嘱,可以来电详述案情。 2.法定继承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