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公证的尴尬/吉松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4 19:22:51 305 人看过

招投标公证的尴尬

吉松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招投标制度的日益完善,全国各地的招投标公证业务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许多公证机构每年都有上千件甚至好几千件的招投标公证量,涉及到的标的额达到几百亿,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比一般业务多得多,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招投标公证一直面临着很多的尴尬。

入门的尴尬

公证机构参与招投标活动的作用是有很多方面的,比如保障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提供相关的法律支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招投标全过程进行法律监督,监督各方当事人言行的合法性,防止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形,一定程度上预防职务犯罪。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是拒绝监督的,也可以说,当事人几乎没有自愿接受监督的,想通过招投标谋取一定利益的人希望监督越少越好,而没有什么“想法”的人也不愿主动接受监督“我清清白白的做事,你们干嘛来监督我啊,好像我犯了什么错误了一样”。可以说,让当事人自愿申请接受公证机构的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招投标公证首先就遇到这个尴尬。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开标时,由投标人或者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立法把公证放在了“或者”以后的“还可以”的位置上,纯粹采用自愿申请的原则,而没有分情形作出“自愿公证”和“强制公证”的区分,使得现实中公证机构参与招投标活动基本上取决于招标人的主观意愿。一方面是抵制监督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是不菲的公证费用,造成几乎没有招标人主动申请公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也未规定强制公证的事项,这给各地招投标公证业务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许是认识到了单纯自愿公证的不合理性,某些地方性法规则作出了区别规定,如《江苏省公证条例(试行)》第十二条规定“大中型工程设计、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行为应当办理公证”,可以说,这条规定的宗旨是很好的,但是就是这么一条难得的规定,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招标法规定任何招投标公证都是自愿的,而地方性法规却规定部分招投标必须公证,有下位法抵触上位法之嫌;第二,操作性较差,“应当办理公证”的是所有的“建设项目”,还是“大中型建设项目”,如果是后者,那么何为“大中型”,是以建筑面积来衡量的吗,还是以工程造价、抑或是投资主体地位衡量?另外,对于违反此规定不办理公证的招投标行为也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不公证的话,是招投标无效还是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该法规都未涉及。既然这样,公证与不公证都是一样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又何必要公证呢?招投标公证面临的第一个尴尬即是入门的尴尬,并由此带来不少尴尬。

参与过程中的尴尬

经过招标人的申请,公证机构参与到招投标活动中来,必然要求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基本要求,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规定“公证处对不真实、不合法的事实与文书应拒绝公证”,《招标投标公证程序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况,应当终止公证活动:(一)招标方(受托招标方)擅自变更原定招标文件内容,违背招标程序、原则和其他有关规定,经指出不予纠正的(二)招标中出现舞弊行为的”,这些规定都是很明确的,是可以完全执行的,但是在现实中当出现上述情形时,公证机构就真的能严格按照规定作出拒绝公证的决定吗?答曰:非也。

首先,公证机构能够参与招投标活动,完全是由招标人申请的,是招标人委托的,所收取的公证费也是由招标人支付的,按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种最朴素的思想,公证人员很难真正作到完全按法律的规定办事。

其次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公证机构的内部机制问题。近年来,各地公证机构相继开始了事业单位改制运动,即原属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证机构改制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改制后,国家不再负担公证机构的绝大部分开支,包括人员待遇、日常开支等,这笔费用完全由公证机构自行解决,并且公证人员实行效益工资制度,谁每年收取的公证费用多谁的收入就高,这些原因造成了公证机构主要是以收费来衡量某个公证人员的价值,公证行政主管机关也以公证机构的收费总额高低来评价公证机构优秀与否,这对公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莫大的打击,对公证机构保持自身的中立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破坏了国家公证机构的公正形象。如果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一有违规的言行,公证人员就严厉指出的话,很可能招标人自己就会“拒绝公证”了,这样,不仅公证费用收不到,收入降低,还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批评你不懂得“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经办的公证人员对招标人的违规行为,或者是不闻不问,或者还得帮助其想点方法规避法律,这对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公证人员来说,已经不只是一种尴尬了。所以,近来发生的“西安宝马彩票案”中“公证不公正”的现象,就很不奇怪了。

地位尴尬

在招投标过程中,公证人员的地位也是很尴尬的。

公证人员都是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学习了几年的法律知识,并且在执业之前都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因此,对法律的了解比一般人更加熟悉和深刻,然而,这并不见得就是公证人员骄傲的资本。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评标过程中,评委发现某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支票上未填写出票日期,对其有效性产生了争议,公证人员指出这张支票应为无效票据,因为我国票据法对票据记载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但评委却是不太相信,公证人员当即找出了票据法的条文出来给评委看,即使是这样白纸黑字的事,评委还是提出要听听招标管理办公室(处)的意见。这对公证人员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但公证人员及公证机构的地位可见一般。

不止是如此,现实中公证机构往往成了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对行政主管人员的指示通常都是唯诺是从,甚至对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言行也只能从中附和,根本没有纠正的能力,名义上是协调合作,实际上是言听计从,缺乏独立公正的勇气,原因就是公证机构在招投标公证业务方面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行政部门的支持,行政人员说一句要求当事人办理公证的话抵得上公证人员说十句,若说一句根本就不需要公证的言语,公证机构就将无从介入招投标活动,所以公证机构是有求于行政部门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公证监督根本失去了中立、公正的应有本色。

和从事招投标公证业务的公证人员交谈,最大的感触就是一个“难”字,缺乏法律的支持,又面临着收费的压力(据悉,公证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要给下属公证机构一定的收费任务),还不能完全以市场竞争的手段去经营,这些不利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公证机构和人员身边的一道鸿沟,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正是这道鸿沟正在一步步的侵蚀着公证机构的正义形象。尽管各地公证员协会制定了各种行业规范,但是在现行的体制下,根本就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可以说,我国的公证行业已经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如果再不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完善,受损害的就不是公证机构本身了,而是整个国家的信用体系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15: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贷款人的尴尬
    站着放钱,跪着讨账之说,古今有之;贷款时叫你爹娘,还款时你是他是孙子,已是见怪不怪的事了。可见放贷是件容易的事,且有几分尊贵,收贷时是件苦差事,且有多少下贱不说,就是不还给你,你奈何得了吗?没有哪条法律规定欠钱不还的要坐牢。贷款人容易得罪人,要防止贷款风险就不怕得罪人。一些地痞恶棍找你贷款不成,日后总要给你一些苦头吃,有事没事要找你茬,甚至时时受到威胁或吼吓,你的家人整日为你提心吊胆。亲戚朋友找你贷款不成,说你忘恩负义、翻身忘本、神气十足,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尽管如此,亲戚朋友最好别贷,有关系人情之嫌,为了避嫌,只好六亲不认。一些当地领导打招呼要介绍别人贷款,因不符合贷款条件,则不肯贷,官员威风大作,你头顶我的天,脚踏我的地,就要服我的管,否则,就停你的水、停你的电、停你子女上学(俗称三停),直将贷款人骂得狗血淋头,并扬言要其滚出这块地盘。贷款人含辱不屈,最终博得傻崽称号。一些老存款户,与你
    2023-06-09
    387人看过
  • 尴尬的实习期
    实习期
    最近看到一个消息,广州铁路某职业学校电器工程系二年级学生薛珍珍(化名)到一家大型电子工厂实习,每天从晚上7时工作到次日早晨7时,忙的时候要做到8时。干的是检测激光头,然后焊接一下。干来干去就一个简单的动作。珍珍母亲看不下去了,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讨个说法。结果在查阅资料后,发现相关法律一片空白,大学生实习不受《劳动法》保护!实习期的大学生不受劳动法保护。《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他们是学生,不是劳动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自然保护不了他们。但实习中问题一直没停过。实习生成了廉价劳动力,超时工作,意外受伤,报酬无法兑现每年暑期是实习高峰期,也是问题集中期。这种时候,总有专家在媒体上建议,大学生实习时要和对方单位签协议或合同,万一出了事,可以引用《民法通则》《合同法》之类的法律。话说得轻松,设身处
    2023-06-10
    335人看过
  • “大股东”的尴尬
    掌握着公司控股权的大股东,一方面积极为公司保配出力,一方面却放弃参与配股,这一现象的日渐增多反映出。从2000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募资情况来看,配股依然是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00年上半年有5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配股(以缴款截止日在1月1日至6月30日为统计标准),其中深市33家,沪市24家,与1999年同期32家(深市14家,沪市18家)相比,同比增长78.13%。配股从二级市场共募集资金162.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4.14亿元和实物资产16.25亿元,共募集现金141.64亿元,同期增长110.67%(1999年募集现金67.23亿元)。根据配股说明书披露统计,这些公司应配股份47.75亿股,实际配售19.34亿股,只占应配股份的40.50%。与98、99上半年相比,这一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见附表)。考虑到已流通股份和职工股应配部分由主承销商包销,不存在放弃配股的问题
    2023-06-09
    98人看过
  • 生育保险的尴尬
    生育保险
    新颁布的《社会保险法》7月1日起将开始施行。《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记者近日对部分地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状况进行了调查采访,职工生育保险参保状况还不那么令人乐观。覆盖面窄参保人数少去年7月,省内某市辖区一事业单位的干部,在妇幼保健院生了小孩,花了近万元的手术费和住院费,该区干部职工的医疗保险却不予报销,有关单位表示该区的干部职工医疗保险里不含生育险。这位干部随即向该市市长热线反映了这一问题。经了解,反映问题属实。该区由于近年来财政状况一直较为困难,事业单位职工生育保险进行了参保登记,但至今还未办理。其实,这位干部所遭遇的尴尬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我国生育保险制度依据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十几年来一直处于试行地位,由于立法层次低、规范简单和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生育保险在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尤其是生育保
    2023-04-23
    434人看过
  • 融资租赁的尴尬
    >融资租赁的尴尬>沙泉融资租赁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投、融资工具。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曾经为我国许多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后因经济秩序恶化,严重拖欠租金,导致租赁公司不再愿意经营融资租赁,行业严重偏离主业,经营陷入困境。生产企业也失去一个宝贵的融资、融物渠道。进入新世纪,我国的信用体系开始建立,经济秩序得到改善,租赁行业也提高的对租赁的认识,掌握了新的租赁理念和降低风险增加收益的能力,创新租赁成为今后开展现代租赁业务的主流,租赁业也开始恢复生气。尽管如此,仍然有一批租赁公司因为历史包袱和某种原因不愿意或不能继续经营融资租赁。与此同时一批设备生产厂商认识到融资租赁的好处,开始将经营性租赁悄悄转为融资租赁。然而由于这种做法是否合规、合法还受到人们的质疑,因此出现:租赁需求旺盛,而出租人不愿意租赁;厂商愿意用融
    2023-06-09
    189人看过
  • 尴尬的再保险经纪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保险及相关服务业已取消地域限制,外资公司的步伐将越走越快,保险蛋糕势必越做越大,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对再保险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这些都为再保险经纪人在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再保险经纪人是促成再保险分出公司与接受公司建立再保险关系的中介人,他们熟悉保险市场情况,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务经验,能够为再保险双方安排最佳的再保险计划;同时,他们也提供包括代收保费、代付赔款和互惠交换业务等在内的服务。再保险经纪人把分出公司视为自己的客户,在为分出公司争取较优惠条件的前提下选择接受公司并收取由后者支付的佣金。再保险经纪人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世界比较发达的保险和再保险市场估计有一半以上的再保险和超过90%的超额再保险业务是通过他们安排的。然而,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只有很少部分是由保险经纪公司来承担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再保险经纪公司),并且其所占的份额在经纪公司全部业务中
    2023-04-23
    359人看过
  • 保险公估:“第三者”的尴尬
    ——保险公估亟待走出困境中国保费收入每年以30%—50%的速度增长,赔付金额也增速可观。作为保险市场三驾马车的三大保险中介机构却仍面临着饥荒,其中保险公估的发展尤其缓慢。在全国保险规模最大的江苏省,目前仅有6家注册保险公估公司,近邻安徽省首家保险公估公司则刚于今年5月正式获准筹建,有的省份甚至还没出现在当地注册的公估公司。险公估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症结何在?作为保险市场的“第三者”,其尴尬境地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裁判员”与“运动员”需分离在成熟的保险市场上,庞大的保险中介机构自然必不可少,保险公估、保险经纪和保险代理公司共同组成了保险中介市场的三驾马车。但是国内保险中介的发展状况却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已成为保险业发展中的一个“瓶颈”,保险公估的处境堪称其中最为尴尬的一个。所谓保险公估,指独立于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外,受保险当事人委托,以第三方身份出具公估报告的专业机构。简单地说,公估类似于保险
    2023-04-23
    390人看过
  • 打假的法律尴尬
    法律尴尬1、造假以商标侵权为主,这些造假企业或业主几乎无一例外地抢注与驰名、著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当遇到执法人员查处时,用商标代理机构的受理证明搪塞,致使打假工作因侵权难以认定而半途而废(在广东,因与索尼近似的商标被抢注成功,索尼公司和打假执法部门都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商标和包装装潢真假难辩的仿冒品也时有发现,只是更难找到窝点。国家颁布了许多有关打假的法律法规,但对制假售假的定性依然含糊不清,条文过于原则而缺乏可操作性,违法者逃避制裁的漏洞不少,这样一方面给行政执法、司法人员的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又由于定性和自由裁量度的宽泛,给某些执法人员太多的依法不作为(实质是徇私枉法)的理由。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违法犯罪?它的社会危害与谋财害命有多大的区别?法律应该怎样来惩戒这一类违法犯罪?法制社会的执法是不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或敌我矛盾?2、执法人员不怕投诉企业告,因为执
    2023-06-07
    200人看过
  • 西安著名商标处境尴尬
    日前,从2005年度西安驰名商标表彰大会上传出消息,西安市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的数量连续3年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市注册商标总数已接近2万件。然而,根据资料表明,西安被他人直接假冒或变相侵害的比例竟高达50%。西安市工商局局长赵长春严正指出,著名商标已成为知识产权中受到假冒侵权的最直接受害者。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西安市工商局近些年不断加大力度,每年开展以保护著名商标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查获大批假冒汉斯啤酒、秦俑奶粉等著名品牌的侵权商品,查处部分企业使用西飞大明宫等作为企业字号的违法行为。据西安市工商局商标处处长翟存库介绍,西安工商部门2005年共查处各类案件500多起,受侵害对象包括国内外知名商标以及西安本地品牌。其中,西安本地品牌遭侵犯比例高达50%,侵害形式多种多样,如假冒名称、盗用名牌产品外包装以及假冒或盗用名牌标示等。翟存库提醒企业增强商标品牌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正确使用商标。同
    2023-06-08
    498人看过
  • 广告公司上市融资尴尬
    作为央视某频道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总裁,刘帆(化名)最近面临着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大的麻烦。3年前,刘帆接受了某风险投资公司6000万美元的融资。刚拿到钱不到一年,就遭遇金融危机,而最主要的业务关系方,央视某频道又更换了负责人,并且调整了广告价格,这使得公司收入锐减,没有完成当年的销售任务。刘帆的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签了对赌协议,这样就得接受一个现实:股转债,退回风险投资公司先前投入的几千万美元。按目前公司的情况,刘帆根本无力偿还风险投资公司的欠款。本以为借助资本的力量可以迅速提升公司的实力,收购更多的公司和业务,却没有想到却被资本的力量制约。类似刘帆这样依靠资源导向型公司,在中国还有许多。缺钱的时候,认为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是,真正拿到钱以后,就发现自身缺失的东西还有太多。中国的本土广告公司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却依然没有摆脱规模小、实力弱、极度分散的现状,诸多本土广告公司都希望借助资本
    2023-06-09
    191人看过
  • 产权“瑕疵”遇尴尬
    当房客拒绝搬出租住的房子时,房东将其起诉到法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近日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却驳回了一位房东要求房客腾退房屋的诉讼请求。原告王某勤诉称,原告1996年调到萧山计委工作,单位分配了萧山区人民路138号405室住宅一套给其居住。而当时被告陈某海在物资局工作,因一时无房,计委领导便同意他暂时与王某勤同住一套房。当时陈某海住小间、王某勤全家住大间。2005年房改时,这套住宅由王某勤购买,并已领取了房产证。但陈某海拒不搬迁,强行霸占住房。故王某勤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房产权,判令被告陈某海在一个月内搬出这套住房。被告陈某海则辩称,他1988年调到萧山工作,由当时的计委安排住进这套住宅。1992年,当时的计委领导带原告来找他,提出现在住房紧张,原告没有地方住,要求与他一起居住。陈表示同意后,双方一直共同租用这套住宅,房租费也由双方共同承担。陈某海表示,原告去领取房产证的事他
    2023-04-22
    398人看过
  • 求职者的工伤尴尬
    案情经过5月31日早晨7时30分左右,王某来到某公司的高尔夫球场应聘打工,为球场草坪剪草。上午9时左右,因开始下雨,工人放假回家。然而由于下雨路滑,王某骑车回家时不慎摔倒在球场区的下山路上,造成其左脸部及眼部受伤,共支付医疗费6420.22元、救护车费450元,其伤情经鉴定为九级伤残。7月,王某起诉要求该公司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共计5万余元。公司认为,王某之伤并不是公司行为造成的,王某与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当日情况是王某准备应聘高尔夫球场的杂工,但未应聘成功,后来王某就走了。王某摔伤地点及后期治疗过程公司都不清楚,不同意王某的诉讼请求。法院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为双方间是否存在雇佣关系,王某主张双方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公司予以否认。王某所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其主张的法律关系。另王某受伤系其自己骑
    2023-04-25
    208人看过
  • 离婚诉讼遭遇“举证”尴尬
    遭遇举证尴尬来源:李岳李岳家住北京市崇文区、刚刚离异的刘女士带着一个女儿,在工作中又与王先生相识,交往几个月后,两人很快就结婚了。但美满的夫妻生活仅仅持续了一年。自2001年2月起,两人经常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之后王先生开始夜不归宿,甚至出差数日不回家。直至当年9月,王先生声称:公司派他到外地办事,从此就再也没有音信。试图维持这个家的刘女士多次给王先生打电话,王先生的手机不是关机,就是占线,打通了也没人接听。无奈之下,刘女士决定再次离婚。听说起诉离婚挺简单,刘女士便想让法院一判了之。但事实是她遭到了难题。难题一:到哪儿的法院起诉记者通过采访立案法官了解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法院受理离婚案件,首先要审查当事人的起诉是否属于受诉法院的管辖范围,要看有没有提供被告住所地的证据。因为一般民事案件都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
    2023-06-11
    337人看过
  • 上门服务中的“小尴尬”
    许多消费者都会遇到在家里等待上门服务时的小尴尬,由于没有约定具体的上门时间,导致消费者不敢出门,只能继续在家里等候。刘先生在2008年年底搬了新家,09年1月刘先生去南汇燃气公司周浦营业所办理燃气开通手续。在支付了1050元的燃气管道开通费之后,刘先生被告知,具体开通管道煤气需要提前三天预约,因此消费者就按照规定,在1月18日致电燃气公司要求上门开通管道煤气。1月21日是燃气公司约定的上门时间,但由于刘先生在1月18日预约时,电话里只说明日期没有约定具体时间,因此刘先生便让妻子在家里等着燃气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上午十点左右,刘太太看家里没有了水果,于是便去楼下水果店买水果。前后也就大约5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刘太太回家时,发现门上贴了一张字条,是前来负责开通管道煤气的工作人员留下的。大意是,工作人员已经上门,但由于无人在家,所以要求刘先生家重新预约。刘先生认为燃气公司的此种做法不合理,便来到南汇
    2023-06-07
    7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无效的尴尬尬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0
      结婚证无效很无奈,今年4月在香港给宝宝办出世纸时,香港警署说我的结婚证第一页没有签名,属于无效证件,最终我以未婚生育的名义办为孩子办了出世纸。今天去宝安油松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警察说我的结婚证第一面公章不清晰,结婚证无效,并且莫名其妙的对我说:“就算你去打官司也没有用。”记得2004年刚领结婚证时我把两本证件当宝贝一样包好收起,想不到现在要用时居然连续被指责是无效证件。t相关知识:t结婚证无效说明
    • 当钉子户碰到户,网友: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
      只能说有钱的不在乎巴不得拿钱就走,但是没钱混的不好的就这一套房子,谁想受那罪,只能说见好就收吧
    • 挂靠公厕,谁的尴尬与无奈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6
      这个属于户籍室的失误上户口需要提供证据就是房产证没有房产证,落户何处纯属搞笑啊
    • 法律是否遇到尴尬?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3
      这不是法律的尴尬,而说此话的人的无知。实际上,多数人自己认为有理却打不赢官司的实际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对法律的无知中,本人自己违反了法律还意识到不到;另一个就是,也是最多的是,证据不足,打官司要以证据为凭,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就是再有“理”,法律上也是无法支持的。就是这句“我就是没钱”,也是认为法官受贿了,可是,你有证据么说这话也是要有证据的,没有证据则有诽谤之嫌了。从你的补充看,你前边的表述不准确
    • 提出离职,尴尬处境,求帮忙!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0
      没转正就是在试用期。随时提出辞职都可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