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务人员如何被惩罚以应对医疗事故
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除了医疗机构要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二)对发生医疗事故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三)对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关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并可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二、医疗事故的诉讼时效还是多久
医疗事故的有效时间一般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医疗事故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医疗事故起诉赔偿流程
医疗事故起诉赔偿流程为:
1.向管辖法院递交诉讼状提起诉讼;
2.法院立案后,按照法律规定参加诉讼;
3.法院庭审后,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调解,不愿调解的,依法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上诉;法院立案后,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务人员如何应对
236人看过
-
医疗事故惩罚准则
237人看过
-
如何应对医院手术中的医疗事故
435人看过
-
医疗事故是医疗纠纷吗,对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490人看过
-
发生医疗事故怎样处罚医务人员责任
99人看过
-
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指什么
228人看过
-
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应如何认定医疗事故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15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批量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操作导致功能障碍的,构成医疗事故。即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操作导致功能障碍的”后果与“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或“医务人员诊疗过失”系引起损害结果发生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原因”。 所谓“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损害结果必须是由“医务人
-
如何办理医务人员医疗事故档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医疗事故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除了医疗机构要承担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外,还应当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2、对发生医疗事故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
-
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如何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6卫生行政部门是医疗机构的监督部门,如果医疗机构有违法行政法律的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处罚的。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一)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 (二)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 (三)未按照国
-
发生医疗事故怎样处罚医务人员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1出现医疗事故,医生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赔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一定的经济损失。 具体范围和金额需要结合法律规定,进行具体分析;还需要承担行政处罚,一般是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涉嫌刑事犯罪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一级医疗事故对发生医疗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如何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6《医疗事故处理办法》(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第二十条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当根据其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分别给予以下行政处分: 一级医疗事故: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 二级医疗事故: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 三级医疗事故: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 第二十一条对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