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范变更是否影响环境犯罪成立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4:52:47 314 人看过

环境刑法领域大量运用了空白罪状的立法技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持刑法条文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将具体罪状委任给环保行政法律法规,以适应形势的变化,顺应打击新型环境犯罪的需要。但是由于行政法规的废立较为频繁,具有极大的变动性。因此,环境刑法中空白刑法的补充规范往往并不固定,经过一定的时间段就可能发生变化。而空白刑法的补充规范直接决定着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那么,作为补充规范的变更是否直接导致该空白刑法条文所描述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更呢?

对此问题,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区分行政规范的功能而分别处理:

第一,如果行政规范与过去相比是将某违法行为正当化时,刑法不应再将该种行为规定为犯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对行为的评价会不断变化,有可能原来认为是违法犯罪的行为现在不认为是违法犯罪,也有可能是原来合法的行为,现在认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这一切都体现了法律对行为的评价与引导。作为环境刑法空白规范补充的法律法规也会发生这种变化,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变化有可能会引起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化。环境刑法的行政从属性决定了空白刑法规范以违反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为前提,如果作为前提的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将某种行为正当化时,就意味着该行为已经被法律和行政法规评价为合法行为,此时的空白刑法规范就不宜将该行为评价为犯罪行为。因为,将行政法认为合法的行为评价为犯罪行为,会造成法秩序的不统一和法律规范之间的不协调。所以,如果作为补充规范的行政法律法规将某一行为由过去的违法评价为合法,则一般刑法不应再将该种行为规定为犯罪。

第二,如果行政规范与过去相比是将某合法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时,是否入罪应当由刑法独立进行判断。

如果作为补充规范的行政法律法规将某种原来合法的行为规定为违法时,空白刑法规范是否可将该行为评价为犯罪行为呢?笔者认为,此时应由刑法独立进行判断,决定是否可将该行为入罪化。因为虽然空白刑法将罪状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委任给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去规定,但是,关于具体环境犯罪的罪名及法定刑的规定必定是在刑法中的。而且我国刑法并没有将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往往是对行为的后果或造成的危险有具体要求,可见,某种行为是否入罪应当完全站在刑法的立场上独立判断。那么,如果补充规范变更后规定的行为类型能够为空白刑法规范规定的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包容评价,则该行为就构成犯罪;如果该补充规范变更后规定的行为类型不能为空白刑法规范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容评价,则该行为不能构成犯罪。

笔者认为,环境刑法中空白刑法的补充规范的变更并不必然导致空白刑法规范的变更,要站在刑法的立场上独立评价某行为是否是犯罪行为,而不能仅仅强调空白刑法规范的行政从属性而丧失刑法的独立性。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为例说明刑法独立判断的重要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是结果犯,关于犯罪结果的标准,有下列依据:一是由国家环保总局1987年9月10日发布的《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后于2006年3月31日被废止),该规范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标准为: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二是国务院2006年1月24日印发的《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该法规将环境事件区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类,并分别规定了新的标准。其中规定的重大环境事件标准为:

(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沿海水域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

将行政规范中重大环境事故的旧的标准与新的标准相比较可以发现,新的规定一方面是将旧规定中的一些表述予以细化,如关于人群中毒的表述,关于水域污染的表述,社会安定的表述等,另一方面是对旧规定进行了增加与删减处理。即新增了关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规定,删除了关于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规定。

笔者认为,对旧的行政规范的细化无疑是可以影响到相关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即环境犯罪的构成应参考细化后的行政规范。对旧的行政规定的删除属于上述理论中的第一种情况,因此刑法可以出罪(即不宜再将该种行为规定为犯罪)。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新增的规定即关于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规定,这种情况属于补充规范与过去相比是将某合法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的情形,此时,是否入罪应当由刑法独立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此种情形应当由刑法独立判断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的情况是否达到了应当动用刑罚的程度,是否需要用刑法规制。笔者认为上述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本身可能尚未发生危害环境的后果,但是由于放射源本身的特殊性使这类行为蕴涵着极大的危险,将这种行为予以刑法规制,才能够防止其对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因此,笔者认为,依据刑法的独立判断,应将此类行为纳入刑法的处罚范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13: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环境行政处罚与污染环境犯罪区别是什么
    环境行政处罚与污染环境犯罪的区别为处罚标准不同,环境行政处罚是进行行政处罚,而污染环境犯罪有可能会被量刑。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环境行政处罚规定有第二十二条【立案条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经审查,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一)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二)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三)属于本机关管辖;(四)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第二十三条【撤销立案】对已经立案的案件,根
    2023-03-28
    240人看过
  • 行政拘留是否影响无犯罪记录
    行政拘留能开无违法犯罪证明。曾被行政拘留,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并不属于刑罚,当然可以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果个人有过犯罪行为,哪怕是被判处缓刑,拘役等比较轻的处罚的,也是刑事责任的承担,会留有案底,终身不能消除。一、判缓刑影响有哪些?首先,虽然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没有违反规定,缓刑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但是在个人信息中依然会留下受到刑事处罚的记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案底,无法再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其次,被判刑后不能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类职务,到有些私企工作通常也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再次,会影响出国,因有些签证或者有些国家海关要求无犯罪记录证明,被判刑后,就无法办理签证,无法入关。如子女报考公务员、参军、入党时,在政审时会也受影响。二、无犯罪记录证明有效期是多久吗?无犯罪记录证明只是用来证实你在此之前没有过犯罪记录,并不能证实以后的,所以无犯罪记录证明
    2023-03-11
    274人看过
  • 环境行政诉讼的范围
    1.行政赔偿之诉环境行政赔偿之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环境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要求赔偿的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7条明确规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环境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的一个类型,当然适用这一规定;2.履行之诉环境行政履行之诉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为要求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提起环境行政履行之诉的前提是环境行政机关负有法定的职责,而环境行政机关不履行或迟延履行,并且不履行或迟延履行没有正当的理由,即环境行政机关存在不作为的行为,如拒绝颁发排污许可证、环评批复报告、环保设施验收合格证等;3.司法审查之诉环境行政司法审查之诉是指环境行政相对人认为环境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显失公正而要求法
    2023-04-05
    181人看过
  • 环境行政诉讼否定范围有哪些
    行政诉讼否定范围
    一、行政诉讼法的否定范围有哪些?(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五)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六)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七)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八)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九)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二、相关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四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第十五条高级人民法
    2023-03-25
    272人看过
  • 犯了污染环境罪对后代有影响吗
    一、犯了污染环境罪对后代有影响吗构成污染环境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污染环境罪的其他加重情形构成污染环境罪,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论处。刑事案底是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子女的参加公务员考试、征兵、银行、国企、事业单位、军校和警校等的政审,不能通过政审,就无法通过公务员考试、当兵、到
    2023-03-11
    185人看过
  • 法人变更是否影响债务
    法定代表人变更后债务仍然由所在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就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而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本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所以即使该公司变更了法定代表人,仍然需要履行合同、承担债务。如果公司推脱自己的责任义务,可能面临被起诉的风险。一、法人一定要占有股份吗根据《公司法》规定,法人是具有独立承担责任能力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不是股东,所以可以不占公司股份。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董事长、执行董事肯定是股东,但经理却不一定是股东。因为
    2023-03-07
    14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环境犯罪的影响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30
      一、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 四、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 五、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六、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情形。
    • 股东变更公司变更是否影响合同履行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3-22
      不影响。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环境污染罪会影响后代从政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18
      一般情况下,环境污染罪不会影响后代从政。行为人构成环境污染罪,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后代从政,子女可以依法考取公务员,如果报考特殊单位的,会有一定的限制,因为有些保密工作对父母也有要求,父母有刑事处罚的,对子女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只要工作性质不算特殊,环境污染罪不会构成影响。
    • 股东变更是否影响合同履行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6
      不影响。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动而不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环境因素有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1
      我觉得这个是主要因素:犯罪心理因素(fmilyfetorsicrime)一种影响犯罪的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微观社会群体,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孩子一生,就被家庭的环境气氛所熏陶,接受父母有意无意的教育与影响,形成早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社会态度等,因此为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个体犯罪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以下几种家庭类型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