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的过程如下:
1、写民事诉状;
2、向住所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3、立案时提交民事诉状,结婚证、夫妻身份证、孩子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需要带财产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驾驶证等;
4、立案庭审查后,付款;
5、将付款票据和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回家等通知。
夫妻起诉离婚调解过程需要注意哪些
法院调解可以依当事人的申请开始,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开始。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
法院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当事人不能出庭的,经其特别授权,可由其委托代理人参加调解。
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的调解协议,可由委托代理人签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离婚诉讼程序指南:诉讼离婚的步骤与要求
472人看过
-
离婚程序:民事诉讼中的离婚方式与步骤
235人看过
-
感情破裂与诉讼离婚的程序及步骤
226人看过
-
离婚诉讼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外国版)
216人看过
-
2020年离婚诉讼程序的步骤
239人看过
-
离婚的步骤程序法院诉讼离婚
459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2022年离婚诉讼程序的步骤分几步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1第一阶段:起诉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 3、经审查起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反之则退回原告文件及材料,并告之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二阶段:答辩阶段。 1、人民法院决定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被告自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之
-
诉讼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诉讼离婚的程序是怎样的, 有哪些步骤步骤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4诉讼离婚的程序:(一)起诉(二)审理,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时间、地点;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人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人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申请回避,而后,开始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
-
诉讼离婚,具体程序和步骤是怎样的,诉讼离婚的程序规定有哪些步骤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5诉讼离婚,具体程序和步骤如下: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其中诉讼离婚需要证明感情却已破裂,需要证据证明。
-
复婚过程的步骤?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031、申请。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婚姻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它的产生与消除都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复婚同结婚所要履行的手续一样,都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2、填写声明书。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复婚登记声明书》。 3、签名。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复婚登记声明书》
-
上诉过程步骤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61、写上诉状。书写上诉状时要注意:一、在上诉请求中要首先综合叙述案情全貌,接着写明原审裁判结果,指明是对原判全部或哪一部分不服。最后写明具体诉讼请求,是要撤销原判、全部改变原判还是部分变更原判。二、上诉理由主要是针对原审裁判而言,而不是针对对方当事人。针对原审判决、裁定论证不服的理由,主要是以下方面:(1)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2)原审确定性质不当;(3)适用实体法不当;(4)违反了法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