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犯罪主体不同;认定两罪的数额标准不同。合同诈骗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一、买什么东西属于诈骗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二、协议离婚一年后反悔要求重新分财产行么
协议离婚一年后反悔要求重新分财产是可以的,但是法院受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会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三、被骗签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欺诈性签署可能涉及合同欺诈。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虚假信息,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此诱使或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目的。合同民事欺诈的主要方式有:虚假质量欺诈;虚假商品标识欺诈;虚假合同主体欺诈;虚假宣传欺诈;虚假价格欺诈。《民法典》还规定,对方以欺诈手段违背真实意思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有何异同
23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普通诈骗罪的区别
83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合同诈骗和合同欺诈区别
101人看过
-
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判多少年
152人看过
-
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如何区分认定
432人看过
-
合同诈骗和骗取贷款的区别
262人看过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
如何区别普通合同诈骗与合同诈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4一、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不同: 1、在侵犯客体上,诈骗罪只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是简单客体; 2、而合同诈骗罪除了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外,还侵犯了市场交易秩序和国家合同管理制度,因此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二、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不同: 1、诈骗罪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采取欺骗的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而交付财产。诈骗罪的手段多种多样,不限于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2、而合同诈骗罪是行为
-
如何区分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的方法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29在生活中,我们在遇到和金钱财产有关的事情都需要谨慎小心,以防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导致财产损失。诈骗的方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种诈骗手段,只要对社会产生危害,犯罪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下文对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的区别有哪些这个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
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区别是什么,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有什么区别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4合同诈骗罪与普通诈骗罪区别:r1、合同诈骗罪和普通诈骗罪在犯罪的主观方面都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犯罪。但是,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故意产生的时间却有着不同于普通诈骗罪的特殊之处:合同诈骗故意产生的时间既可能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最初,也可能产生在其他合法行为进行的过程中。r2、从行为人作案时所利用的合同这一客观表现形式来做一下区分。合同诈骗与普通诈骗行为人作案时客观表现形式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利用合同
-
合同诈骗50万与普通诈骗50万的区别与联系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4合同诈骗50万与普通诈骗50万,这个罪名量刑基本一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
-
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判多少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21《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