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离职员工经济损失仲裁会获得赔偿吗?
是会的,劳动者离职后,发现在职时范了错误,造成经济损失的,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劳动者的原因给其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
因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与法律法规不相抵触的劳动合同、承包合同的约定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损失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经济仲裁当事人应当承担哪些义务?
(1)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仲裁费用。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申请人提出仲裁申请的同时,按规定预交仲裁费。被申请人提出反请求的同时,应按规定预交仲裁费。
(2)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申请人在提交申请书时应提交: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明文件;合同文本及其附件;与本案有关的票据、信函等材料。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在15日内向本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如有反请求,应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15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仲裁委员会,并提交有关的证据材料。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提交原物,外文书证,应附有中文译文。
(3)当事人有出庭的义务。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会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许可中途退庭的,会缺席裁决。
(4)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会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依法履行。
已离职员工存在经济损失会申请仲裁获得赔偿,申请经济仲裁的当事人,负有缴纳仲裁费用的义务,这些费用要交给仲裁庭,由申请人垫付,由败诉一方承担,仲裁当事人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仲裁请求存在的可能性,还有出庭参与仲裁审理的义务。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已离职员工经济损失仲裁会获得赔偿吗?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
职员工伤十级赔偿仲裁辞职有经济赔偿吗?
52人看过
-
外企裁员如何赔偿经济性裁员职工是否可以获得补偿
236人看过
-
员工是否能在离职时获得经济补偿?
178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与劳动仲裁:公司被判赔偿员工经济损失
218人看过
-
职员获得的裁员赔偿要交税吗
437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否能够获得经济补偿?
93人看过
仲裁当事人是指依据仲裁协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程序,并受仲裁裁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仲裁当事人具有以下特征: 1、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当事人之间必须订有有效的仲裁协议。 3、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必须具有可仲裁性。... 更多>
-
员工已经辞职, 员工要求辞职后,可否获得经济补偿金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29员工自动离职后,一般无法获得经济补偿。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离职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非法终止劳动合同的,不能要求赔偿。
-
企业经济性裁员可以获得赔偿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0应该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裁员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
-
仲裁期间赔偿金和经济损失都赔偿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2被公司辞退就是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属于保护时效内。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
-
员工主动离职需要赔偿公司经济损失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28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员工集体跳楼, 劳动仲裁能否获得经济补偿贵州在线咨询 2022-01-26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合法工资不给,劳动者集体用跳楼的方式逼用人单位拿工资属于影响社会秩序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劳动者可以按照《劳动合同法》38条规定,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服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