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形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8 14:11:39 464 人看过

1、税务机关要对个人所得税申报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形包括:

(1)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2)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

(1)个人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本人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额,且无正当理由;

(2)居民个人控制的,或者居民个人和居民企业共同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偏低的国家(地区)的企业,无合理经营需要,对应当归属于居民个人的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3)个人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获取不当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依法加收利息。

一、个人所得税零税申报表怎么填

1.汇缴申报:当为汇缴申报时,直接选中;

2.所得项目:下拉选择,当为汇缴申报时,默认为“工资薪金所得”

3.所得项目子目:下拉选择;

4.所属期起:系统自动显示,可修改;

5.所属期止:系统自动显示,可修改;

6.国籍地区:下拉选择;默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7.汇总人数:纳税人填写;

8.应纳税所得额(汇总):纳税人填写。

9.税率:计税后显示,系统自动计算,不可修改。

10.速算扣除数(汇总):计税后显示,不可修改;

11.应纳税额(汇总):计税后显示,不可修改。

12.已申报应纳税额(汇总):计税后显示,不可修改;

13.批准减免税额(汇总):计税后显示,不可修改;

14.可抵缴税额(汇总):计税后显示,不可修改;

15.应扣补(退)税额:计税后显示;

16.实缴金额总计:计税后显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5: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个人所得税相关文章
  • 2020年企业经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
    我国法律规定,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全面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的,适用税率为5%;超过30000至9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10%;超过90000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20%;超过300000至50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0%;超过500000的部分,适用35%的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
    2023-07-14
    40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汇缴地调整
    汇款地点是不能修改的,假如你有很多汇款地点,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结汇。如果您已经选择其中一个并声明了它,您可以选择更正您的声明并再次选择返回的地方。假如你只有一个地方,不能选择自己填写缴纳地,这不符合税法的原则。深圳个税申报深圳工资扣税(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具体的深圳工资扣税公式: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深圳工资扣税(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适用于深圳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
    2023-07-05
    444人看过
  •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
    2023-07-04
    65人看过
  • 个人土地转让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
    个人转让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应按有关公式计算,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个人转让土地怎样避税对于以房地产进行投资、联营的,投资、联营的一方以土地(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者作为联营条件,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联营的企业中时,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以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营业税;公司以其开发建设完毕的不动产作价入股,投资到新设立的生产型企业公司,与受让公司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行为,既启动了生产项目,盘活了企
    2023-07-12
    430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由谁规定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由谁规定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的税率是百分之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
    2022-01-04
    368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调整
    近日,国家发布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制度实施办法(试行)》,旨在建立综合所得税按年计税的制度。此次改革包括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劳务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并实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以及优化服务、事后抽查”的征管制度。同时,适当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首次设立专项附加扣除,调整优化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并增设反避税条款,以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1、建立综合所得税按年计税的制度。此次改革包括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劳务性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在年计税的基础上,实行“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以及优化服务、事后抽查”的征管制度。2、适当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从原来的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每年6万元)。3、首次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在提高基本减除费用的基础上增加子女教育、继续
    2024-01-17
    43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种调整,如何应对?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新单位需要重新办理专项扣除申报时,扣缴义务人应根据纳税人提供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同时,纳税人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一、新单位需要重新办理专项扣除申报。在扣缴义务人办理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应根据纳税人提供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为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二、纳税人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 个 人 所 得 税 专 项 附 加 扣 除 申 报 流 程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纳税人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纳税人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表,并将其提交给税务机关。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规定,纳税人需要按照以下流程
    2023-09-06
    452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前后对比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前后对比个税起征点3500提高到5000元。纳税变少了,在超过起征点的纳税范围的35000之内的人群。个税专项扣除细则:(一)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二)住房租金根据纳税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三)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四)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支出的,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五)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二、个税起征点调整后的好处第一是工薪阶层纳税人数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首先我们得说,这次个税调整,是一个有利于普
    2021-10-13
    249人看过
  • 所得税与调整所得税的区别
    一、所得税与调整所得税的区别调整所得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所得税,它是在还没有考虑筹资方式的情况下计算得到的所得税。因为还没有考虑筹资方式,所以是不扣除利息支出的。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所得税税率。所得税则是会计上真正意义的所得税,是要交纳给税务局的所得税,按照税法规定,发生的利息支出允许从税前扣除。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二、个人所得税什么时候调整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施行之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意味着,提高起征点的减税红利有望率先落地。此次个税改革主要有四大看点:(一)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二)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2021-11-06
    134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具体内容
    企业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收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会产生差异,在缴纳所得税时,应当按照税收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纳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税前扣除的制度。现将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的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一、应调整的永久性差异的具体内容1.贿赂等非法支出;2.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3.税收法规有具体扣除范围和标准(比例或金额),且实际发生的费用超过法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4.向关联企业支付的管理费用(经国家税务总局或其授权的税务机关批准的除外);5.超过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扣除标准的工资薪金支出6.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和出租给职工个人且租金收入未计入收入总额而纳入住房周转金的住房所计提的折旧;7.自创或外购商誉的摊销;8.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9.从关联方取得
    2023-04-24
    490人看过
  • 怎样理解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纳税调整是企业所得税中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进行课税,在计算上,税法有着严格的规定,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的计算有着不一致的地方。因此,在计算企业应税所得时,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为基础,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调整,以计算出应税所得,并按规定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这一过程,就是纳税调整。纳税调整是因为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差异形成的,就是按照税法对利润所得进行调整,包括按照税法超规定的工资、费用和提取的业务招待费、福利费、工会费、教育费、折旧,不能在税前扣除的各种开支,等等。还有未提取或者未提足的成本费用,可以进行调整提足。
    2023-06-07
    398人看过
  • 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解答】纳税人申报主要采用窗口申报、网络申报和邮寄申报方式。(1)窗口申报方式:由纳税人直接到主管区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办理,也可以委托有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或者他人代为办理,或者由用人单位代为报送纳税人填写签名的《纳税申报表》。(2)网络申报方式:由纳税人自行登录税局“年所得12万以上个人自行申报系统”办理。对已通过扣缴单位开通网络申报、取得申报密码的纳税人,在登录系统补录个人信息、修改申报密码后进行申报;对未开通网络申报的纳税人,在登录系统登记个人信息、确认申报密码后进行申报。网络申报的《纳税申报表》“应补税额”、“应退税额”大于零的,纳税人应在申报期内持本人身份证照到主管区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清缴税款或申办退税。(3)邮寄申报方式:由纳税人采取挂号信函形式,将填好的《纳税申报表》寄给主管区局。信封正面左下方须注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字样。主管区局以挂号信函收据作为申报凭据
    2023-01-24
    153人看过
  • 常见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
    1、暂时性差异:1)工资薪金支出(外资企业应付工资余额):外资企业应据实列支其工资薪金支出。该调增项在支付当期调减;2)职工教育经费(2.5%):超过税法规定限额的列支额,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3)应视同为固定资产的模具摊销支出:该部分模具应预留10%残值,年度摊销额的10%部分调增;4)超过税法扣除限额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5%):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5)固定资产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最低年限(新税法修订)、残值率等不一致的折旧费用;6)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最低年限(新税法修订)、残值率等不一致的折旧费用;7)超过税法扣除限额的坏账准备金:待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批文件调减;8)其他各类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等:待实际发生损失时,根据税务机关的审批文件调减;或转回时,直接调减;9)三年(外资:两年
    2023-04-24
    140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率调整是怎样的
    1、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可能调为3000元本轮个税法修订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个税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度(也即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我国现行的个税工薪起征点所得费用扣除额是2007年确定的2000元。纳税人在缴纳个税时,用每月的工资所得先减去“三险一金”,再减去2000元的起征额度,再乘以相应的税率,就得到应缴的税款。据悉,此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曾两次调整,第一次是2006年,免征额从800元提高到1600元。第二次是2008年,由1600元调为2000元。本次个税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度(即起征点)的调整,在过去几个月中,产生了多种传闻。有认为2500元,也有认为是3000元。而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个税的工薪所得费用扣除额预计会调整为3000元。据中新网财经频道记者从几个权威途径获得的消息来看,起征点调为3000元应该是较为可信的。2、累进税率由9级调为7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9级累进税率
    2023-05-01
    357人看过
换一批
#财税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 更多>

    #个人所得税
    相关咨询
    • 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2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公告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作了非常大的调整,尤其是针对房地产企业专门增加了一张《视同销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纳税调整明细表》,为帮助大家快速掌握该表的填报原理与方法,下面结合一个案例,做一个填报示例,供大家参考。
    • 个人所得税缴税怎么进行,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6
      界定条件: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实施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所谓“户籍”,就是人们通常所就的户口,我国公民通常是有户口的。在我国有住所的,一般被判定为居民纳税人。 常驻我国的外籍个人,虽因领取了长期居留证、暂居证等而纳入我国户籍管理范围,但由于其家庭或经济利益关系不在中国,所以不属于在我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所谓“
    • 个人所得税调整中的个人所得税怎么理解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30
      个人所得税(personalincome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时间个税调整后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2
      2018年8月3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举行了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根据此次通过的新个税法有关条文显示,个税调整将分两步走。其中,新个税法于 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 个人所得税延期纳税期间与税率调整,按新税率执行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8
      按照纳税义务发生时所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