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受贿人认定自首能促使受贿人主动、尽快、全面地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然而我国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关于自首的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贿赂犯罪调查中口供获取的特殊性,再加上规定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司法实践中自首认定较为混乱。实践中,有人认为,认定受贿人是否构成自首主要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的时间;
2、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主要是依赖于受贿人还是行贿人;
3、是行贿人先开口交代还是受贿人先开口交代。笔者认为,认定行贿、受贿方自首不应以先交代为前提。
实践中受贿人自动投案的情形多属于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笔者对司法解释将这种情形认定为自动投案表示赞同,因为鉴于受贿犯罪的特殊性,实践中,在对受贿人首次讯问之前一般都会有一个纪检监察、审计等机关与受贿人进行谈话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启动对于受贿人来讲,肯定是被动的,但是由于有关组织和机关对受贿人的犯罪事实往往仅是怀疑,所以将这个过程视为受贿人自动投案有利于受贿人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在这个前期过程中,即便行贿人先于受贿人交代了一部分犯罪事实,也不应当影响受贿人自动投案的成立。由于行贿人先交代,受贿人此时就不属于形迹可疑的情形,而属于重大犯罪嫌疑的情形,但这仅仅是从司法机关的角度看。如果从受贿人的角度看,他不知道司法机关是否同时找行贿人谈话,找哪个行贿人谈话,该行贿人是否交代,所以应将受贿人向有关部门的谈话交代视为自动投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通常情况下,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在受贿人与行贿人之间反复调查、反复核实的复杂过程,所以在这个反复过程中,行贿人先开口交代,还是受贿人先开口交代,或是双方同时开口交代,对于打开案件突破口都至关重要,但是如果仅以先交代来认定受贿人是否构成自首,未免有些形而上学。笔者认为,只要司法机关掌握受贿人主要犯罪事实的时间是在首次讯问前或采取强制措施前,并且主要是通过受贿人自己交代而掌握的,就应当认定受贿人自首,而不论行、受贿双方何者先开口交代以及行贿人到受贿人之间的往复调查过程如何复杂。如果司法机关掌握的受贿人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在首次讯问前或采取强制措施前,并且通过受贿人和行贿人掌握的犯罪事实的比例相当,则不管是受贿人先开口交代或双方同时开口交代,都应当认定受贿人自首,反之,则不认定自首,但也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潘成刚
-
行贿受贿双方在实践中可否同时成立自首
174人看过
-
以借为名实为受贿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
401人看过
-
行贿罪立案前交代清楚问题可以认定为自首吗?
168人看过
-
受贿者交代犯罪事实并自首
75人看过
-
行贿罪是否以受贿罪为前提
419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要怎么认定行贿罪
262人看过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
行贿交代受贿实践不处罚的标准都有什么啊?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04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
行贿和受贿实践中有什么区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20这个,主要是考虑到结案率的问题,一般受贿人都不会主动交代,也有可能时间久远已经忘记了;为了破案,给予行贿人一些定罪、量刑的优惠、优待,可以使案件尽快结案,节省国家司法资源。 虽然大部分不能执行,但是不能说在实践中未得到实行,因为刑法定罪,一方面有犯罪行为,一方面还要看责任能力,犯罪情节,自首,立功等都有可能影响量刑情节。总之一句话,定罪和量刑是两回事。
-
导致司法实践中重受贿轻行贿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2刑法第390条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往往成为侦查人员攻克行贿人心理防线的法宝,由此我想到可否借鉴这一规定,在受贿犯罪的法律规定中作出对等规定:“受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受贿行为并说出行贿人的,可以减轻处罚,受贿数额在一定程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由各省确定)以下的,可以免除处罚。”而不是像现行刑法那样只规定行贿人说出受
-
行贿罪是否以受贿罪为前提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6、有关法律规定给付财物方不是行贿,而收受财物方却是受贿。如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就是这种情况。2、一方行贿数额小达不到立案定罪条件,而收受贿赂方因收受多起多人贿赂数较大而构成受贿罪。3、一方犯有行贿罪而另一方却未受贿。
-
行贿人在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事实怎么认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3现阶段对行贿犯罪的惩治不力,除了宽纵行贿的传统执法理念作祟外,还与司法中对刑法第390条第2款“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受到误读有关实务中查办的行贿案件,相当一部分都被认定为“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而被谅解或者不起诉,公众对此颇有质疑要堵塞司法轻纵行贿的借口,须正确把握行贿人“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规定 首先,“被追诉前”的认定何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