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欺骗算什么罪?
合同订立过程中若是一方欺骗了另一方,那么实施了欺骗行为的一方,可能涉嫌犯了合同诈骗罪。若是欺骗行为同时满足以下的构成要件,则罪名成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对于以签订合同的方法骗取财物的行为,认定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关键在于查清行为人在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者担保,故意制造假象使与之签订合同的人产生错觉,“自愿”地与行骗人签订合同,从而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这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在客观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3l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本罪是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主体是合同的当事人一方。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上述诈骗故意,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债务无法偿还的,不能以本罪论处。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为人意图本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图为单位或第三人对非法所得的占有。
二、因被欺诈而签署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1、因被欺诈而签署的合同可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以欺诈迫手段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主要有以下理由:
(1)充分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
(2)保护了受害人的利益.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
(3)维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合同,这种合同的撤销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如果一方将其因欺诈、胁迫手段所取得的财产转让给第三人,第三人系善意取得,那么受欺诈、胁迫人不得以合同搬用来对抗善意第三人。
(4)有利于鼓励交易,将以欺诈胁迫手段签订的合同作为可撤销的合同,意味着受害人根据自身利益既可以申请撤销,也可以维护合同的效力.有一部分合同继续有效,继续履行,就会增加交易,增加社会财富。
任何一方都不得采取欺诈的方式与他人签署合同,这是由于此类合同签署后,也有撤销的可能。若实施欺诈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且占有的数额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那么欺诈行为人有可能会涉嫌犯合同诈骗罪。
-
合同签订中有什么欺骗的手段
381人看过
-
合同签订过程中遭受欺诈
146人看过
-
订立合同过程中什么是要约
208人看过
-
订立合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订立合同过程结束的后果
76人看过
-
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造成损失才算诈骗罪吗?
494人看过
-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情况怎么处理
361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
订立合同过程中怎么担责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1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缔约人一方致使合同不成立或无效或被撤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关于订立合同过程中这件事情该责任称为缔约过失责任,区别于违约责任。后者以合同有效成立为前提,缔约过失行为发生在合同成立前的缔结过程中。缔约过失责任违反的是先合同义务,法律保护的是缔约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当事人在
-
订立合同过程中的失误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4-12-31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若一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导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则该方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被称为缔约过失责任,也称为先契约责任或缔约过失中的损害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以下行为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1.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 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存在欺诈情况该如何办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31、如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资格,却未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属于欺诈行为,应确认无效;2、劳动者不具有履行劳动合同的能力,但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却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情况,在此后亦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认定为欺诈行为,双方所签劳动合同应确认无效;3、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虽未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情况,但在履行合同期间能够胜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单位的利益受损,则劳动合同不宜确认无效。根据《》第八条用人
-
怎么订立合同,订立合同过程中是否有法律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6一、怎么订立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明确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因此,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中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要求当事人诚实、守信用,不得弄虚作假,欺骗对方。通常订立合同的方式,可以采用口头,书面、鉴证、公证等形式。但为避免发生纠纷,以及发生纠纷以后有据可依,订立合同以书面形式为妥。口头形式虽然快捷,但无据可查,不利于纠纷的解决,它一般只适用于集市贸易、市场零售等小额交易。订立合同一般要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