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自愿紧急救济造成的损害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4:22:48 215 人看过

如何处理自愿实施紧急救济造成的损害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济给受救人造成人身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赔偿。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避或者不能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赔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的赔偿第一百八十四条救助人对因自愿实施紧急救济给被救助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非经营性比较广泛。非管理方之间损害赔偿的内容不仅包括管理层和人力资源管理公司遭受的损害,还包括管理者不当管理行为造成的损害。这两种损害赔偿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应该得到支持。此外,当事人的损害还包括由第三方或事故造成的损害。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是否合理、是否应当予以支持以及如何实施,一直是一个难以区分和判断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了管理者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在非原因管理中,也存在着管理者是否有过错、管理事务和管理方法是否恰当等问题。管理者应根据普通人的标准和具体情况,判断损害的发生是否有过错。根据一般分析,经理必须以合理和有益的方式管理事务,并承担好经理的注意义务。违反该义务损害公司利益的,必须赔偿公司;如果违反这项义务对管理人本人造成损害,他不能在此要求赔偿。在紧急情况下,经理的注意义务可以减少,即,如果经理管理事务是为了避免对此处的身体、名誉或财产造成紧急损害,则他不应对此处造成的损害负责,除非他有恶意或重大过失

没有管理不当损害的原因。在实践中,除了管理者的疏忽外,还表现为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不当。判断该方法是否合适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管理者的薪酬与该福利之间的比例关系。本文认为,除非存在生命和公共安全等人身和意外威胁,如火灾扑救和伤员救治等,否则管理者索赔的损失不能超过管理层可预期的物质利益。在中国古代,有人暗指“隋朝凤雀”。就现代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而言,它是“不能用大炮射鸟”。一般来说,经理的损害赔偿要求必须与其在这里的利益有适当的比例。原则上,此比率不能大于1。如果超出部分,则为不当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理相关文章
  • 紧急避险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怎么处理
    紧急避险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需要按照不同情况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致人死亡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只是由于不存在杀人的故意,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当然了,要是经司法机关查证,紧急避险人存在故意杀人的意图的,就会构成故意杀人罪,而不是紧急避险行为,其最高是判处死刑。紧急避险一般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避险行为。什么是刑法中的紧急避险,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失怎么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
    2023-08-18
    156人看过
  •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需负刑事责任吗?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责任。而且如果救助人自己受到损害,且找不到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被救助人给予补偿。法律规定,公民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自愿实施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如何处理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的情形下,造成受助人人身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损害由受助人或者侵权人承担。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
    2023-08-03
    269人看过
  • 如何理解紧急救助的责任豁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如何理解紧急救助的责任豁免“紧急救助”是指社会成员在他人受到重大伤害、生死危难等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施以援手的行为。应当指出的是,“紧急救助”是作为一个法律替代词汇出现在法律体系中的,其意义与“见义勇为”可视为等同。二、紧急救助法条条文的拟定过程阶段一:2017年3月12日以前。根据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报告显示,原草案第187条规定为:“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救助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该条第2句在实体层面通过但书方式明确了紧急救助的责任豁免边界。阶段二:2017年3月12日—14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在上述审议报告中说明,基于“但书”的规定“不能完全消除救助人的后顾之忧,对救助人的保护不够彻底”的理由,将该条第2句修改为:“受助人能够证明救助人有重大过失造成自己
    2023-05-01
    103人看过
  •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一、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1、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刑法理论上,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称为避险过当。避险过当不是一个罪名,在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应当在确定其罪过形式的基础上,以其所触犯的我国刑法分则有关条文定罪量刑。在避险过当的罪过形式中,大多数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少数或个别情况下,可能有间接故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避险过当。由于避险过当在主观上是出于保全合法权益的动机和目的,在客观上发生在紧迫的情况下。因此,对于避险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
    2023-08-09
    97人看过
  • 紧急避险造成损害避险人是否应该对损害结果负责?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2024-05-10
    225人看过
  • 紧急避险导致的车损如何理赔
    案情该市交警大队调解后认定:刘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应赔偿张某损失6000余元。事故处理结案后,刘某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保险公司在审理此案时则以“两车未发生碰撞“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为由予以拒赔。双方遂引起纠纷。分析因此,张某因紧急避险所造成的车倾人伤损失应由引起险情的被保险人刘某承担责任。另外,在这次事故中,张某应视为第三方。根据《机动车辆险条款》有关规定,被保险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应依照保险合同给予赔偿。结论刘某依据依据第三者责任险条款索赔是合理的,保险公司应予赔付。
    2022-10-25
    471人看过
  • 自动放弃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如何处理?
    自动放弃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处理方式是免除刑事责任承担。犯罪中止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仅主观上早已存在犯罪意念,而且客观上也实施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处罚的。只是对于犯罪中止出于宽大处理的立场和原则,同时也是为了鼓励犯罪人及时终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才给予免于处罚的。我国《刑法》之所以对中止犯采取这种立场,完全是出于实现刑事政策公平价值的考虑—既对中止犯网开一面,鼓励其及时悬崖勒马,在犯罪结果出现前放弃继续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又对那些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犯罪人保留适当处罚余地,从而避免放纵犯罪的不公正现象发生。《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
    2023-03-12
    278人看过
  • 被宠物咬伤后的紧急自救
    一、被宠物咬伤后的紧急自救被宠物咬伤后,是否要注射疫苗,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看被什么样的宠物咬的。咬伤你的宠物如果是:无证犬、来历不明犬;准养犬,但已6个月以上未打“免疫针”;疯狗或疑患狂犬病的宠物。这些情况都需注射狂犬病疫苗。有时虽没被咬伤,但被抓伤或被舐过粘膜,也需注射疫苗。如果头面、颈、上肢、胸背部等多处被咬伤,必须同时注射抗狂犬疫病血清。二是看是否正确注射过疫苗和时间有多久。狂犬病疫苗注射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内,全程需注射5支,即被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及第30天,各注射1支。如同时使用抗狂犬病血清,需在第45天、第60天各注射1支。距离上次注射疫苗超过1年,则应按上述程序重新注射.另外,咬伤后对伤口要正确处理。可用3-5%肥皂水充分清洗伤口,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伤口不要包扎和缝合。二、被主人遗弃的宠物咬伤人该怎么办一般来说,当所有权人遗弃所有物后,
    2022-03-09
    87人看过
  • 煤矿紧急自救互救知识大全
    煤矿倒踏、中毒事故时有发生,如何在矿难中自救、互救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就给矿友们全面介绍下煤矿事故中的紧急处理知识。一、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抢救生还者,后抢救已死亡者;先抢救伤势较重者,后抢救伤势较轻者;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
    2023-06-06
    224人看过
  • 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需担责吗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如果救助人自己受到损害,且找不到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被救助人给予补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4-05-01
    87人看过
  • 不按规定避让紧急救援车辆如何处理?
    一、不按规定避让紧急救援车辆如何处理?主动避让消防车等救援车辆,不仅是一种道德共识,在法律上也有明文规定: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遇相对方向来车为急救车且道路中心无物理隔离时,应当减速观察。如急救车要左转弯或借自己所在车道通行,应停车让急救车先行。同一路段,驾车在急救车前方同向行驶时,如各车道车辆可以正常前行,不得左右变道,应减速让急救车快速通过。如遇各车道排队缓行或交通拥堵,急救车在后方同车道时,应当开启转向灯向左或向右变道让行。同一路段只有一条车道,驾车在急救车前方同向行驶时,前方应当加速通过,有条件靠边停车的应及时靠边停车让行。遇前方路口停止信号等待放行时,同车道内的前车应在保证行人安全的前提下,依次驶过停止线后靠右侧停下,让急救车先
    2024-02-03
    112人看过
  • 因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应如何给予补偿
    因实施紧急避险行为而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由引发该险情之始作俑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倘若险情系自然因素所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紧急避险人无需承担任何形式的民事责任,但应对受害方酌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然而若紧急避险人采取措施失当或超出了正当必要的限度,导致额外的损害发生,那么此类紧急避险人则理应承担相适应的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2024-07-25
    199人看过
  •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人是哪些人员
    一、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人是哪些人员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人是以下人员:1.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2.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3.因紧急避险采取的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二、紧急避险损害赔偿项目紧急避险损害赔偿项目有: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
    2023-10-20
    81人看过
  • 受害者被紧急送医救治
    此行为违法。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交通事故伤者出院后赔偿流程首先,司机买了交强险,交警部门也出具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要求医院开具诊断证明、复印病历,保存好花费的相关票据。之后起诉,申请伤残鉴定,以鉴定为准索赔。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并主张赔偿:(1)申请做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费用;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2)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
    2023-07-16
    354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组织结构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理
    词条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经理
    相关咨询
    •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的如何划分损害责任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2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如果救助人自己受到损害,且找不到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被救助人给予补偿。
    •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如何索赔,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11
      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可以找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也可以请求被保护人进行适当补偿。危险如果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 紧急避险造成损害赔偿是否对当事人造成损害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4
      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人一般是不需要赔偿的,但是引起险情的人是需要赔偿的。如果没有引起险情的人的,则紧急避险人应当对受损害的人给予适当补偿。如果紧急避险的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的,则紧急避险人需要承担责任。
    •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的承担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5-30
      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责任。因为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如果救助人自己受到损害,且找不到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被救助人给予补偿。
    • 侵权致人身损害的紧急救济措施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0
      侵权致严重人身损害的紧急救济途径有: 1、由侵权人积极救治被害人,并积极赔偿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费用; 2、如果侵权人拒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