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之间的转账能否属于不当得利
关于夫妻之间的转账是否构成不当得利认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需要参考以下内容:重大误解汇款能否构成不当得利。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构成不当得利应当下面四个要件:
(1)一方获得利益;
(2)另一方受到损失;
(3)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一方获得利益没有合法依据,其合法依据既包括法律的规定,也包括合同的约定。重大误解行为是指行为人因为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以及标的物的品质、质量、规模等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
二、不当得利的概念和特征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一方受到利益,一方受到损失,受利益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没有合法依据获得。
比如:甲去银行取款,点钞票的点错了,多给了一万块,那么这个一万块就是不当得利,应该返还。
具体特征根据有三:
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
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
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没有合法根据或得知合法根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害人。
三、《民法典》对不当得利的除外情形规定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
转错钱可否起诉夫妻不当得利
222人看过
-
夫妻之间的转账记录能否作为法律依据?
323人看过
-
仅凭转账记录能否认定不当得利
409人看过
-
夫妻之间偷转账犯法吗
229人看过
-
不当得利之债是否能继承
373人看过
-
不属于不当得利的行为
177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返还彩礼能否属于不当得利,能不能不当得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0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
不当得利转账记录能否判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7单纯的不当得利不会判刑。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会受到刑事处分。如果法院判决不当得利者返还钱财后,其不按照判决执行,那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执行他的财产。如果情节严重,有钱拒不还钱的,有可能要拘留的,情节特别严重的,有可能要判刑。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有: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冻结、拍卖被执行人的存款、财产、股票、股份、基金等。如果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或故意转移资产的,则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
-
婚内高利贷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之间高利贷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1-23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因此,民间借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而超出部分则不受法律保护。高利贷只是高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本金和不超过法律规定的利息也还是要还的,婚姻关系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除非一方可以举证,债权人借款是
-
转错钱可否起诉夫妻不当得利的问题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8可以准备以下材料: 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 2、准备证据,你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你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他可能对你有帮助的证据及证人名单等3,带上诉讼费;到法院立案庭立案。第一百零九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
-
不当得利之诉能否提出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7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 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