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交通事故赔偿时效是三年。
如果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不过也有特殊的情况,也就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这样的情况下,其追诉时效最多是15年。
电动车撞人后逃逸,即便是发生的交通事故不严重,交警也会立案调查,将逃逸的电动车车主抓获。即便是骑电动车,但是在撞人后直接逃逸,车主不要想着多久不被找就没事,而应该是主动投案自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损失大小,对车主进行处罚。
电动车撞人的赔偿问题有哪些
机动车撞伤人员按下列标准赔偿:
1、医疗费用。按实际治疗费用赔偿;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参照上一年度同一或者类似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残疾赔偿金。赔偿金额根据受害者的残疾等级确定;
4、残疾器具辅助费。赔偿金额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成本标准确定;
5、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无收入或者聘用护理人员的,按照当地护理人员从事同级护理的劳动报酬标准计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骑电动车撞到电动车但是人没事,后面还会再找吗
193人看过
-
开车撞人逃逸后多久会被找到?
148人看过
-
被电瓶车撞了人跑了我还能找到么
172人看过
-
电动车撞人应该被多久报警
467人看过
-
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59人看过
-
撞到电动车人受轻微伤
37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电动车撞人到底有多久结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241、没有具体的规定,交通部门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时候一般就结案了。 2、公安单位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
电动车撞人起诉到法院要多久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04法院要判决的话还是需要以下具体细节的参考: 1、首先需要交警部门的责任认定,划分事故责任。明确事故责任才能明确电动车在撞人中承担的费用。 2、关于治疗费用,要有正式的医疗证明与收费依据。可以先寻求交警部门的调节。 3、交警部门沟通无效后考虑到法院起诉 4、法院在收到上诉书后,会先通知电动车车主方应诉,受开庭通知书送达的限制,时间会比较长。 5、在上诉后和电动车车主应诉后,法院会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
电动车撞到人, 电动车全责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01你的心情可以理解,这里你存在误解,责任划分基本公正,毕竟主要责任在电动车。 保险公司承担责任使用的是交强险,本保险就是社会保障救助性质险,法律规定只要机动车负有责任不论主次,都启动交强险赔偿,在交强险不住赔偿后再按责任划分分别承担。该险种设定本身不在于保护车主,而是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后确保死伤者救助和基本赔偿。 你是个有心人,有公平正义意识,富有正能量,点赞。
-
电动车撞人逃逸多久能抓到,有哪些处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31电瓶车肇事逃逸抓到负全责,根据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之后赔偿对方损失。要是不赔钱,对方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电瓶车撞人后,人跑了还能找到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5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处理,肇事方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人可以等待交警部门依法作出责任认定后,依据责任认定划分的责任比例要求肇事方承担相应的赔偿。 同时逃逸方还需要依法承担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21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