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私自赠与子女财产是否会产生什么后果
夫妻私自赠与子女财产的后果是,被隐瞒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宣告该赠与行为依法无效,追回被赠与的财产。法律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任意一方不得超出家庭日常需要进行随意处分。如果夫妻一方非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将财产无偿赠与他人,则会侵害配偶的财产权益,那么该赠与行为依法无效,当事人有权将财产追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夫妻共同财产是怎样认定的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包括:
1.双方的工资、奖金劳动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明确由一方继承或赠与一方的除外)。
三、婚前财产结婚多久才算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婚前财产为夫妻共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夫妻违规赠与子女财产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324人看过
-
私自赠与子女财产的后果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364人看过
-
夫妻一方私自赠与财产如何取证
239人看过
-
夫妻一方私自赠与第三人应否返还财产
76人看过
-
妻子离婚后对夫妻共同财产是什么产生后果
436人看过
-
离婚后夫妻如何处理财产赠与子女?
466人看过
-
丈夫与妻子签订自愿将婚前财产赠与妻子,妻子能否主张夫妻共同财产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6您的意思我大致明白,就是您不希望您和您男友婚后共同创业得来的财产分给他的女儿,对吧?但是有一点我要告诉您,他的女儿永远是她的女儿,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对他遗产的继承权,份额当然看情况确定。您要达到目的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协议你们婚后的财产只属于您和以后的孩子所有,即您丈夫没有所有权;二是要求您丈夫以后立下遗嘱,他以后的遗产只归您和以后的孩子所有,即剥夺他女儿的继承权。两种方法,是否能成功取决于您和您现在
-
夫妻婚内赠与子女财产的法律后果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6夫妻私自赠与子女财产的后果有: 1、全部有效。赠与人只要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这个赠与行为就是有效的; 2、部分有效。夫妻一方无权擅自处理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一方对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的赠与是有效的,而对于属于另一方的那部分财产的赠与是无效的; 3、全部无效。
-
夫妻一方私自赠与第三人应否返还财产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3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除法定应当归夫妻一方的情形外,原则上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对其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婚外异性进行感情交往并将共同存款等夫妻共同财产给予该第三者的行为系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该行为侵害了夫妻另一方对该共同财产的合法权利。而婚外第三者取得该财产并无合法依据,构成不当得利,此时夫妻另一方可基于其对该共同财产的合法权利向婚外第三者主张不当得
-
夫妻财产赠与子女的财产是不是夫妻双方按份共有,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2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
夫妻间可否赠与财产广东在线咨询 2021-05-31夫妻间财产可以赠与,夫妻之间签订婚内财产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协议中约定夫妻一方以个人房产赠与另一方的内容实质为赠与条款,依据《合同法》及《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赠与一方有权在赠与房产的权利转移前撤销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