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法规定产假及产假工资规定
1.劳动法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2)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4)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
2.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
(1)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享有产假,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也有所明确。生育女职工享受的产假工资按请产假前正常情况下的本人月实得工资的70%支付。
这里的实得工资是指企业根据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即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全部工资收入。
(2)如果女职工享受了两个半月的产前假和六个半月的哺乳假,那么其产假工资将按照女职工本人月实得工资的80%支付。
二、产假工资的支付标准
1.按照上述规定,产假工资的支付标准主要依据女职工请产假前的月实得工资进行计算。
2.对于享受产前假和哺乳假的女职工,其产假工资支付比例则略有提高,达到了月实得工资的80%。
这样的规定旨在保障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合法权益,确保她们在产假期间能够得到适当的经济补偿。
三、生育津贴领取补充规定
除了基本的产假工资规定外,还有一些关于生育津贴领取的补充规定。
1.符合《生育保险办法》规定条件的从业生育妇女在领取生育生活津贴期限内,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工资。这意味着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两种不同的待遇,不能同时享受。
2.对于因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而导致生育津贴不足的部分,应由所在单位以生育生活津贴的形式支付。
3.如果生育妇女在生产或流产时不幸死亡,她仍然可以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补贴和生育生活津贴。
4.如果女职工在领取生育生活津贴期间遇到本市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的情况,那么享受期限内的月生育生活津贴将全部按就高的原则执行。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规定产假及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的支付标准以及生育津贴领取补充规定的详细解释。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产假和产假工资的相关规定,并在需要时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也提醒广大女职工在享受产假待遇时,要留意相关规定,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劳动法员工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法律依据)
451人看过
-
最新劳动法产假规定,女职工产假最新规定
171人看过
-
劳动法关于产假的规定(劳动法关于产假的规定)
226人看过
-
国家劳动法产假工资规定,国家劳动法产假有多少天
109人看过
-
劳动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关于产假工资的法律规定)
101人看过
-
国家法定病假工资规定(劳动法职工病假工资规定)
120人看过
-
产假工资按劳动法规定,劳动法规定产假应发放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5产假工资规定如下: 第一种:是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 1、生育津贴; 2、生育的医疗费用; 3、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4、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有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 生育津贴计算方法: 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 生育津贴高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
-
如何规定产假,劳动法的产假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31劳动法产假规定: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产假15天;多胎,每1个婴儿,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4个月以下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劳动法产假规定2019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21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2011年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产假由90天增至 14周,生育流产医疗费用由单位支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
-
2023新产假规定产假多少天法定产假工资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25国家规定产假多少天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国家规定的产假工资怎么计算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