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工程款三个月是否可以提起诉讼
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零七条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根据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二、工程款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工程款包含哪些内容
1.预付款。预付款指开工前发包人应预付给承包人用于为合同工程施工准备的款项。施工准备事项包括购置材料、工程设备、施工设备、修建临时设施以及组织施工队伍进场等。预付款比例一般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
2.进度款。进度款指施工期间发包人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应支付给承包人的一种工程价款。在工程实践中,发包人同意支付进度一般为合同价的70%,进度款有三种支付方式:
(1)按形象进度分阶段支付;
(2)是按照已完工程量分期间支付;
(3)是按照阶段及期间混合支付。
3.结算款。结算款,即竣工结算款,指工程竣工结算后发包人应该支付给承包人的除质保金外的剩余工程价款。竣工结算款等于竣工结算价减去质保金和已付款后的金额。竣工结算款支付的前提条件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没有证据,是否可以提起欠款诉讼?
232人看过
-
超过三年未偿还欠款,是否可以提出诉讼?
241人看过
-
工程款欠条是否可以起诉拖欠工程款的人
329人看过
-
不支付工程款,可以提起诉讼吗?
120人看过
-
个人欠工程款是否可以通过起诉解决纠纷?
428人看过
-
欠款两年以上,是否不能提起诉讼?
139人看过
-
拖欠工程款六个月诉讼费可以提成多少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04工程款律师费用收取标准是按照不同收费方式来进行的,这涉及律师费计算方式问题,目前没有强制的标准。一般来讲有两种收费方式: 一是一次性收费的数额,一般是按标的及当地律师协会推荐的计算比例计算的,委托人与律师可在此数额上下来沟通协商数额,市场调节定价,国家不强制调整。 二是根据诉讼结果来收费,例如按实际执行到位的款项的一定比例来收费,如按执行到位款项的10-15%来收费,通称风险代理。
-
拖欠工程款起诉前两个月可以一起做工程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30债务人拖欠工程款,起诉是有用的。拖欠工程款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尝试解决。但如果要让起诉管用并由此追回欠款,当事人应该在起诉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确定自己的主体资格;证明合同成立依据;收集债务人恶意拖欠工程款的证据;聘请专业律师等方法使诉讼管用。
-
2022年工程款拖欠能否直接提起诉讼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4工程款拖欠可以直接起诉。 起诉大概的程序如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
个人欠两个月木材工程款是否还能起诉陕西在线咨询 2023-02-041、视情况而定。工程欠款一般是民事纠纷,不会上升到刑事犯罪的。但如果工程款是工人工资、或拖欠工程款已经由法院判决且未履行则可能分别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风险提示:工程款被恶意拖欠的相关注意事项: 2、一是交涉、要回要及时。交涉、要回的方法很多,口头的、书面的都可以,尤其是在通信、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及时交涉、要回,就有机会早日解决问题,就能减少施工企业可能遭受的损失,而且
-
拖欠货款三年以内的,是可以提起诉讼追讨欠款的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181、债务纠纷诉讼的时效为三年,所以拖欠货款三年以内的,可以提起诉讼追讨欠款。但是超过三年诉讼时效的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提起诉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权利,只是被告此时具有了抗辩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