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威胁内容的种类没有限制,包括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生命、身体自由、名誉等进行威胁,威胁行为只要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即可,不要求现实上使被害人产生了恐惧心理。威胁的内容是将由行为人自己实现,还是将由他人实现在所不问,威胁内容的实现也不要求自身是违法的。
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情不举并乘机进行敲诈勒索的;乘人之危进行敲诈勒索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的;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敲诈勒索手段特别恶劣,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或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取财物的目的并不违法,如债权人为讨还久欠不还的债务而使用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敲诈勒索罪的量刑,主要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涉案的金额来进行判断,如果涉案的金额属于特别巨大的话,量刑最高可以处以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如果数额属于较大的话,量刑一般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敲诈勒索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敲诈勒索罪有哪些犯罪构成?
166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构成敲诈勒索应当怎样处罚?
380人看过
-
敲诈勒索的对象能否是家人,怎样构成敲诈勒索罪
389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区别,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59人看过
-
敲诈勒索的要件有哪些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250人看过
-
敲诈勒索一千块怎么量刑,敲诈勒索的犯罪构成要件
430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带残疾人乞讨构成敲诈勒索罪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01当地的派出所对您的母亲拘留的行为是合法的,对于治安拘留的律师是不能介入的,但是您们家属可以申请会见,因此您可以带着到拘留所申请会见。
-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构成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是什么如何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犯罪的构成要件体现在四个方面: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行为人为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3、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如果是其他目的,如债权人为讨债而威胁债务人的,则不构成本罪。 4、客观方面:行为人必
-
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情形是什么?如何构成敲诈勒索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09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为人为一般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行为人必须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财物,这是敲诈勒索罪最主要的特点。威胁和要挟,是指通过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精神上的强制,使其在心理上造成恐惧,产生压力。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多种多样,如
-
如何构成敲诈勒索罪如何构成敲诈勒索罪如何构成敲诈勒索罪?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
-
敲诈勒索案件构成什么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18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行为人是一般犯罪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行为人必须通过威胁或威胁勒索财产,这是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征。3、行为人必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如果债权人为了讨债而威胁债务人,则不构成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