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析了国有企业改制原因:“放曹”情结蔓延导致效率损失,多少人流血流汗的勤奋努力,就会被制度运行的不规范所抵消;同时文章还提供包括国有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原因,企业改制等相关信息咨询。
我们知道一节水管能不能有效地输送水流,取决于水管漏不漏水,水管结构的水阻有多大两个因素。对于企业效率而言,企业制度就相当于水管——严密的管理制度就等同于不漏水的水管,而可操作性好的制度就相当于水阻小的水管。观察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制度就可以知道,企业制度本身没有任何严密性可言。即使这样不严密的制度,还总是受到各种形式的破坏,这就造成制度型的效率漏损。制度的执行过程缺少合法的理由,制度运作失真,这就是制度型的效率阻力。由于国企存在着制度型漏损和阻力两种原因,使得企业制度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随意扭曲和变形。
造成制度阻力的一般情形是——在处置具体问题的时候,对人情的考量成为具体行为的关键性控制因素。关羽之放曹就是这种形式的对制度的背叛,而诸葛亮对关羽放曹后军令状的废弃更是用功利的思考践踏制度的行为。对此中国文化一般不持批评态度,甚至赞赏其为高明的御人手段。这种情结我们称之为“放曹情结”,它是我们这个社会无处不在的幽灵。中国文化中的人际理论如果不能被制度进步所规范,现代工业文明就难以生根。多少人流血流汗的勤奋努力,就会被制度运行的不规范所抵消。改革如果不能够在这个层次展开,那么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无效功夫,改来改去不得要领。所以文化与制度的建设在这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造成制度阻力的一般形式是——那些对制度肩负责任的人们,面对破坏制度的行为采取“放弃职责不主动监管的态度”,而往往是有人举报(反映)了才能作为行动的理由。造成制度漏损的一般形式是——国企制度破坏的力量往往来自于制度体系之外。这种形式的制度破坏者们,或者是上级的亲朋好友,或者是达官显贵。在他们这里,破坏下级的制度成了一种个人尊荣的法码,这些人在毛泽东时代形成的制度自觉意识严重退化,这几乎是各种制度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破坏形式,这样的破坏不仅仅是个人牟利行为,更是一种站在社会公共角色的位置上,向社会宣示制度无效性的行为,由此动摇了许多人对制度和理性的热爱、追求。这些人是在用实际的行动,彻底解构民族发展的希望。
国企从50年代人人讲求奉献的社会氛围向追逐个人利益为上、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缺少创新的文化氛围逆动,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由于对企业效率发挥至关重要的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效率就一定是低下的。
-
国企改制选择MBO的原因
449人看过
-
国企改制后辅业的制度建设
182人看过
-
改制物业管理企业发展之路径
372人看过
-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财产制度改造
61人看过
-
企业改制纠纷之企业改制有哪些方式
227人看过
-
完善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
280人看过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更多>
-
国有企业改制员工离职的原因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4国有企业改制方案应当报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具体部门为国资委,并由市级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第四十条规定,企业改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或者由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决定。 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改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在作出决定或者向其委派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代表作出指示前,应当
-
企业改制纠纷之企业改制有哪些方式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什么是企业改制企业改制也指企业所有制的改变。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企业改制是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广义上也包括其他性质企业的改制,比如集体企业的改制、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制、中外合作企业的改制等等,甚至更多类型的非企业单位,比如事业单位改制,也被统称为企业改制。企业改制的目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随着企业上市的需求增大,很多企业将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的改制目标。国有企业的改制方案应由
-
企业改制分类制度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2各类企业的改制方式从总体上分为: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 1、整体改制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整体改制特别适合中、小型企业改制。 2、部分改制部分改制是企业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原企业继续保留。部分改制比较适合于大型企业的改制,尤其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多采用部分改制的方式。企业改制一般
-
简述乡镇企业改制的原因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4对于乡镇企业改制的依据问题,是由于集体所有制的特殊性,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具有双重关系,一是所有权关系,二是劳动关系。因此,集体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处理好存量资产处置和职工分流安置两大问题。本文就集体企业改制中的若干政策和程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
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悠久程度安徽在线咨询 2025-01-25企业改制是指在法定程序下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或体制,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改制一般包括重组改制、尽职调查与辅导、申请文件的制作与申报、发行审核、路演询价与定价及发行与挂牌上市等阶段。企业的改制方式可以分为整体改制和部分改制。整体改制是指以企业全部资产为基础,通过资产重组,整体改建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的企业,特别适合于中、小型企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新股东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