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销赠与要通知受赠人吗
撤销赠与是需要通知受赠人的,赠与人撤销赠与应受下列限制:
1、赠与人撤销赠与必须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赠与人不得撤销赠与。若赠与财产的权利已经转移一部分,则赠与人仅能就未转移部分为撤销,对已经转移部分不得撤销。
2、赠与人可撤销的赠与不能是具有救灾、扶贫等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否则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
3、赠与人撤销赠与,仅限于没有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如果允许赠与人随意撤销这种赠与,既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也蔑视公证的严肃性。所以,若赠与合同已经过公证,则不得撤销。
4、另外,赠与人撤销赠与,须将其撤销赠与的意思通知受赠人,如果赠与人不向受赠人为撤销赠与的意思表示,不能发生撤销赠与的法律效果。
二、无偿赠与撤销的条件
赠与撤销分为无因撤销和有因撤销两种。
(一)无因撤销的条件:
1、赠与合同是非经公证证明订立的。
2、只能由赠与人本人行使撤销权。
3、赠与不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性质或道德义务性质。
4、只能在赠与财产交付之前行使撤销权。
(二)无因撤销的条件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如下:
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三、赠与合同的特征
(一)赠与合同是转移财产权时使用的合同。在赠与合同中,赠与人将他所享受所有权的财产无偿的给予受赠人,从而使受赠人拥有这个财产的所有权。
(二)赠与合同是一个单务合同,一般琴逛下赠与人只有给予的义务而不享有使用的权力,受赠人享有接受财产所有权的权力而不用执行任何义务。但在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可能需要承担相对的一定义务,但这类的义务要求对受赠人产生的负担往往小于受赠人所获得的权益。
(三)赠与合同是一个无偿合同。无偿性就是这个合同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受赠人在得到财产所有权的同时不需要对赠与人有任何的回报行为,即这是受赠人的纯利益。
(四)赠与合同既拥有诺成合同的特点,同时又拥有实践合同的特点。
-
赠与协议的撤销是否通知受赠人
373人看过
-
撤销房屋赠与的赠与人与受赠人
377人看过
-
赠与合同约定不得撤销赠与,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吗
370人看过
-
赠与撤销可以不通知对方吗
78人看过
-
受赠人不知道赠与合同受赠人成立吗
168人看过
-
赠与撤销权在受赠后受限程度
344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受赠人是否有权撤销赠与,被赠与人能否撤销赠与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25赠与人有下列情形可以撤销赠与: 1、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2、损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 三、未按照赠与人协议履行有关义务的; 4、其他情况。
-
受赠人杀害赠与人的,受赠人的继承人有权撤销赠与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7现实问题徐某与全某是多年的好朋友。徐某因事业成功,家境相当富裕。就在全某60岁生日时,徐某送给了全某一尊18K金打造的小佛像,价值10万元。不久后二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全某一怒之下,拿起花瓶砸向徐某的头部,徐某当即昏迷,全某害怕之下将徐某背至自己的车内,并驶往一僻静的地方将徐某扔至河内。回家后全某越想越不应该,于是向公安局自首,但徐某的生命已经无可挽回。徐某的儿子知道此事后,悲痛之余诉至法院,要求撤
-
可以撤销赠与合同吗受赠人可以撤销遗产赠与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5在发生以下情形时,遗产赠与是可以撤销的: 1、受赠人不履行赠予合同约定的义务 一定的负担,接受一定的约束。而受赠人如果不按约定履行该负担的义务,是一种对自己诺言和对赠予人意愿的违背,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有损赠予人的利益的。为此,法律特别赋予赠予人以法定撤销权 2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予人或者赠予人的近亲属 受赠人如果严重侵害赠予人或赠予人的近亲属时,这表明,赠予合同赖以存在的感情基础将不复存在,与之相适
-
受赠人不履行赠与的义务,他人可以要求撤销赠与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8赠与人在下列情形下可以撤销赠与: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此处的扶养义务不论是法定义务、还是约定义务,受赠人都必须履行,其不履行即构成赠与的撤销事由。如果受赠人无扶养能力,那么其不履行扶养义务不构成赠与撤销的事由。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否则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
-
受赠人可否将赠与合同撤销?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5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可以撤销合同的,但仅限以下情形: 一、当事人受到胁迫,自胁迫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90日内行使撤销权; 自赠与产生之日起五年内行使撤销权; 4、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