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妻子在离婚中平分财产,丈夫与两好友虚构了295万元的虚假债务,从而使得夫妻共同财产中265万元股份归丈夫个人所有。7月10日,记者获悉,经霍山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这名进行虚假诉讼的丈夫余某,因涉嫌妨害作证罪被批准逮捕。
今年53岁的余某是六安市霍山县人,多年来,余某通过在江苏、浙江等地承包食堂、办培训学校等积累了一些存款。但余某与妻子何某的关系,自结婚以来就不是很好,两人经常在不同的城市各忙各的。2010年初,余某回到家乡霍山县创办了一所幼儿园。两人的儿子考上大学后,妻子何某也觉得两人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2012年,妻子何某两次在霍山县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因丈夫余某不愿离婚,法院没有支持何某的离婚请求。虽然法院两次没有判决离婚,但丈夫余某已感觉到,离婚已经是迟早的事。为不让妻子平分财产,2012年11月,余某与同学吴某协商,以自己欠吴某150万元债务为由,向霍山县人民法院提起虚假民事诉讼;当年12月,经法院调解,余某拿到了支付吴某150万元债务的民事调解书。2013年4月,余某又用同样手段,与朋友杨某商量进行虚假诉讼;经霍山县人民法院调解,余某拿到了支付给杨某145万元的民事调解书。
通过虚假诉讼拿到两份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之后,丈夫余某立即提起了离婚诉讼。2013年9月,霍山县人民法院判决两人离婚,并进行了财产分割。由于民事调解书确认了295万元债务,法院判决幼儿园265万元股份和295万元债务都归丈夫余某。在离婚案件审理过程中,何某发现两份民事调解书后,觉得这些债务是假的,便向霍山县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监督。
收到何某的投诉材料后,霍山县人民检察院改变以往民行部门单一办案模式,成立由民行、自侦、公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案工作小组,并进行了明确分工。经审查及调查取证后发现,该案中两起借贷纠纷的证据材料、庭审过程、案件处理结果等均存在诸多问题,明显不符合正常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规律,涉嫌虚假诉讼。今年6月20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霍山县人民检察院就两份民事调解书向霍山县人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并以余某涉嫌妨害作证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
涉及虚假诉讼的犯罪行为
264人看过
-
上述虚假诉讼行为何时构成虚假诉讼罪?
76人看过
-
如何认定虚假诉讼行为,虚假诉讼罪由谁管辖
323人看过
-
虚假诉讼罪是行为犯吗?
173人看过
-
如何判定涉及虚假诉讼获利的行为有罪?
307人看过
-
涉及虚假诉讼罪的金额计算
158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德州虚假诉讼罪涉嫌哪些犯罪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28构成要件如下: (一)主体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均能构成本罪。 (二)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虚假诉讼除了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浪费有限的司法资源,扰乱正常的司法秩序,也是侵蚀司法公信力和法官队伍廉洁性的毒药。 (四)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
-
-
涉嫌虚假诉讼罪被判刑,虚假诉讼判处多少年?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16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
-
虚假诉讼行为怎样认定构成虚假诉讼罪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1《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了虚假诉讼罪,即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行为人采取虚假诉讼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是捏造事实并提起诉讼,而且虚假诉讼行为必须要实际妨害了司法秩序或者损害他人或组织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其中,“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凭空虚构完全不存在的事实。如果诉讼双方本来存在民事纠纷,只是在对某些细节上比如涉案金额等,进行夸张或虚假
-
为了保险提出了虚假诉讼,虚假诉讼罪与诉讼诈骗的区别是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5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区别: 1、时间界定。虚假诉讼罪是在“民事诉讼中”的行为;诈骗罪是在“民事诉讼以外”的行为。 2、主观界定。虚假诉讼罪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诈骗罪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界定。虚假诉讼罪是侵犯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诈骗罪是侵犯他人公私财物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