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个人债务追溯期是多长时间
民法典规定,个人债务纠纷追溯期是3年,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债权人起诉应注意些什么
(一)有确定的被告。
债权人起诉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确定的被告。
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起诉夫妻双方;
债务人是公司的,需要审查股东是否出资不实、虚假出资、过桥出资、抽逃出资,股东有无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给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应追加股东为被告。
(二)准备充分的证据。
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因此,在起诉或应诉时应向法院提交必要的证据,否则当事人的主张有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以下是应向法院提供的主要证据: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
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
担保人是法人的,应提供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
有担保协议的应提供书面担保协议或担保条款。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和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5、关于共同被告的相应证据,如列夫其另一方为共同被告,应提交婚姻关系证明;
股东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的相应证据。
(三)选择管辖法院。
依照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管辖法院一般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由于合同产生的债务,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立案。
当事人应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院,以利于判决的执行。
多个被告的,择其一被告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法院。
(四)书写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书面诉讼请求。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个人债务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债务约定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
-
民法典民事责任追溯期多久
68人看过
-
夫妻债务追溯期是多久
339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追溯期限是多长时间
407人看过
-
个人债务协议在民法典中的时效期限有多长?
116人看过
-
民法典债务追讨多久过期
82人看过
-
民法典公司注销了债权债务还能追溯吗
208人看过
个人债务包括以下这些: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更多>
-
民法典追讨债务一般多长时间过期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29债务追讨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因为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
民法典债务追讨多长时间过期,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16债务追讨的时间一般是三年,因为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
法律规定行政处罚追溯的追溯时间是多长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61、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为2年,在违法行为发生后2年内未被行政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3、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刑事诉讼的追溯追诉期是多长时间?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4刑事诉讼的最长起诉期限为20年。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起诉的,应当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起诉期限自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持续或者继续的,自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
民法典债权债务确认书的期限为多长时间?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03债权债务确认书时效一般为三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