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担保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要看担保人知道信用卡诈骗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如果明知是诈骗而为其担保的,就属于共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否则,不构成犯罪。
一、纵容别人犯罪是什么罪
纵容别人犯罪需要负法律责任。纵容犯罪,应属于教唆犯的范畴。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纵容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如果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和党纪处分。
二、胁从犯有哪些特征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它有两个特征:
1、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胁从犯仅包括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不包括被诱骗而参加犯罪的情形。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并非完全丧失意志自由,仅是不完全自愿地、而尚有选择的自由,否则,如果行为人的身体完全受到外在的暴力强制,完全丧失了选择行动的自由,可以认为为不可抗力或者紧急避险而不负刑事责任。
三、如何对合同诈骗罪共犯进行认定
1、如果名义被冒用者在行为人冒用自己名义进行合同诈骗后获悉,但仍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消极地不加以制止,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名义被冒用者明知行为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提供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的,实际上起到帮助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作用,一般来说构成共同犯罪,应承担合同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3、保证人不知道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为行为人提供担保,不具有主观上的犯罪故意,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保证人明知行为人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而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是一种帮助行为,应当承担共犯的罪责。
-
担保人是信用卡诈骗罪构成的吗
179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是不是违反刑法吗,有没有法律依据
438人看过
-
熟人借钱是否违反诈骗法?
453人看过
-
裸贷是否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455人看过
-
骗领信用卡透支后最低还款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338人看过
-
判断担保人是否违反担保责任
308人看过
-
信用卡养卡行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15"养卡"行为是一种非法活动,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以卡养卡"是指将信用卡透支后,在交付一定手续费后,由"养卡人"先垫付透支费用,在自备的机上用该信用卡刷卡虚假消费。一般情况下,以卡养卡的原理就是把几张信用卡的还款日期错开,日常消费用第一张信用卡,在还款期限之前,用第二张信用卡透支提现,还第一张信用卡的债,依此类推,数张信用卡轮换透支。 养卡行为是一种非法活动,甚至可能构成犯罪。"以卡养卡"的持
-
诈骗存折是否算信用卡诈骗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5诈骗存折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
-
借款人欺骗担保人担保是否违法?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7关于借款保证人的法律责任,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 如果借条上仅有保证人的签字,那么该情况下就属于连带保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型的保证人需与主债务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换句话说,您可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提出诉讼请求,并请求他们共同承担偿还债务的法律义务。 2. 根据民事法律的常规性规定,当合同中明确表示如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应由保证人负责承担相应保证责任的,即视为一般保证。在此种
-
什么是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与盗刷他人财物犯罪的法律依据是新疆在线咨询 2022-05-04法律依据: 1、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信用卡,一般是指使用伪造的、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进行诈骗活动。信用卡诈骗罪是诈骗犯罪的一种,该罪和诈骗罪之间是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信用卡在该罪中是犯罪工具,行为人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进行诈骗活动的,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以本罪定罪处罚。 2、
-
盗用家人医保卡是否构成诈骗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1-07-27冒用家人医保卡可能构成诈骗罪。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法律解释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