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自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于起诉:(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依法不追诉原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七十七条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哺乳期间能被羁押吗
我国刑事法有关孕妇、哺乳期妇女的规定:
孕妇,哺乳期妇女均属于特殊法律主体,在刑事司法活动中,习惯称之为“两怀妇女”。涉嫌刑事犯罪时,由于身份特殊,刑事法对其给予了特殊关照。其中,有关孕妇的规定较为明确,但关于哺乳期妇女,刑事法上并未采用这一概念,与之相关的,是有关“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取保候审。
如果这一规定对两怀妇女的特殊关照体现得尚不够明显的话,以下各项规定则无疑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符合逮捕条件,但有特殊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其中就包括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上诉是否是避免加刑的唯一途径?
131人看过
-
身份证号是否为起诉的唯一途径?
454人看过
-
不要让贷款成为还债的唯一途径
129人看过
-
当地车管所是否为消分唯一途径?
344人看过
-
判刑是否为解决洗钱犯罪的唯一途径?
213人看过
-
报警是否为解决被骗问题唯一途径?
252人看过
-
开发商代办房产证是否为唯一途径?福建在线咨询 2024-12-06在购房过程中,房产证是通过开发商代理完成办理的信息。开发商在购置新楼盘期间代为办理所有涉及到的所有权证书。为了确保建筑物竣工时能及时满足法律所规定的条件,开发商通常会在交付房屋之际向买方收取契税及维修基金的相关款项。当具备适宜的条件时,开发商将依法缴纳相应的税费并将其转交至房管部门。在此之后,为每位买方所拥有的所有权证书将会被顺利地进行申请与办理。 如果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选择了银行贷款来支付部分
-
被告人户籍地是否为唯一起诉途径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05在提起诉讼被告人时,并不一定非得前往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法院。针对侵权纠纷,可以向侵权事件发生地点的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而对于合同争议问题,则应向合约履行地点所在法院提出诉讼。如果涉及其他类型的案件,可以在被告人的常驻居所地的法院提出诉讼申请。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仍然会选择在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法院进行起诉。
-
能否通过自首免除死刑?山东在线咨询 2024-11-16自首并非一定可以免除死刑,根据法律规定,自首者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的刑罚,犯罪较轻的甚至可以被免除刑罚。但若原犯罪行为非常严重,则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才能被视为自首。
-
离婚是否是解决征信不良的唯一途径?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3在处理夫妻关系中的一方征信不良问题时,并不局限于选择离婚这一途径。就这个话题而言,“征信不良”是指在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并维护的个人征信体系内,存在历史不良信用记录的情况。这种不良信用记录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类情况:违约行为导致的记录(例如逾期未还的欠款等);拖欠税务债务的记录;以及涉及司法诉讼及行政处罚的相关记录。为了准确了解自己的个人征信状况,消费者可以直接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或其分支机构进行
-
查询自己是否为黑户的途径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03以下三种方式可用于查询身份证是否为黑户: 1. 前往中国人民银行打印个人信用报告。若存在严重逾期情况,则可能被视为黑户。一般逾期对个人信用影响较小,但超过90天的记录会对个人信用产生较大影响。 2. 前往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询身份证是否为黑户。 3. 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查询身份证是否为黑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公民应于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