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纠纷起诉应该立什么
关于经济纠纷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原告必须为与该案存在直接利益冲突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各类组织;
2.诉讼必须具有特定的被告人,即对行为人实施了诉讼动议的特定主体;
3.需要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以及支持诉讼请求的实质性事实和依据;
4.所涉及的争议事项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畴,且需由受诉人民法院享有管辖权。对于满足以上所有法定条件的诉讼申请,法院将在收到之日起七日内进行立案处理,并向相关当事人发出立案通知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
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
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二、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期是多久
关于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应受到法律中明确规定的约束,通常情况下为期三年;
然而对于不动产物权以及登记在册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而言,其返回财产的权益不受此项时间限制。
此外,还有如下几类适用于特殊请求权畴,它们所代表的权利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1、索求抚养费、赡养费或是扶养费等相关费用;
2、依法归入此类别的其他请求权则完全跳脱出诉讼时效的束缚。
针对特定请求权的时效规矩,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排除妨碍、消除潜在危害;
2、物权所有者要求返还财产的权益与人;
3、要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是扶养费;
4、其他经法律授权跳脱诉讼时效的请求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经济纠纷起诉应该立什么”,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
公民怎样起诉经济纠纷,经济纠纷的起诉规定是什么?
463人看过
-
经济纠纷应该在哪里提起法律诉讼
179人看过
-
经济纠纷案件怎么起诉,产生经济纠纷的原因是什么?
343人看过
-
经济纠纷应该如何正确申请立案
116人看过
-
应该向哪个机构申诉经济纠纷
429人看过
-
经济纠纷不应诉的后果是什么?
385人看过
-
-
经济纠纷应该怎么起诉,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3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法院会给你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再将银行给你的缴费单据拿到法院换票;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一般会给你发开庭传票的;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5、开完庭等待判决结果,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结果之日起至15日可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什么应是经济纠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41、经济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是当事人双方在依法签订经济合同之后,在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意见分歧或争议。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借条起诉期间发生经济纠纷应该怎么做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23经济纠纷起诉欠条欠款应该作为证据的原件应该在卷宗中交给法院进行审查。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
经济纠纷可以立案吗,经济纠纷可以立案吗,经济纠纷能湖北在线咨询 2024-08-31经济纠纷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如下: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巳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