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签订多次劳动合同,法律并无禁止性规定。也就是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愿意,签订多少次都是合法有效的。
劳动合同没有规定说只能签几次。但是如果连续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如果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法律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后,续订合同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签订二次劳动合同,在第三次续签时,劳动者提出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签。当然劳动者可以提出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不续签,但用人单位是无权要求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权不续签的。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
劳动合同签订问题: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合同应对措施
493人看过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
458人看过
-
劳动者能否在同一时间与两个单位签订合同?
359人看过
-
工伤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属于同一范畴
460人看过
-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吗
385人看过
-
劳动者冒名顶替别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此劳动合同有效吗
138人看过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签订,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包括: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更多>
-
劳动者没有签劳动合同,但在上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3你应当举证证明你积极与对方要求签约的事实。 上海高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二、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处理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劳动者已经实际为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是否需要双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应当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履行诚实磋商的义务以及是否存在劳动者拒绝签订等情况。如用人单位已尽到诚信义务,因不可抗力、意外情况
-
在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是否需要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在现实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义务,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明确的状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也无据可查,经常有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发生。对此,劳动合同法作了相关规定。对于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没有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
-
先说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3先说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
-
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只是要求劳动者与劳动者一方就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23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在现实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义务,使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明确的状态,在发生劳动争议的时候也无据可查,经常有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发生。对此,劳动合同法作了相关规定。对于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没有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 在劳动者与劳动者怎样才是劳动关系?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3在司法实践中,确认和识别某一关系是否是劳动关系,需要遵循一定实质标准和形式标准。实质标准是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核心标准和决定性因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力由他人使用、劳动组织关系、组织从属性、人身关系。另一方面,认定劳动关系还可以从形式上进行判断,但形式标准只是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辅助性因素,对于这类特征的归纳概括,主要是为了方便司法操作。目前,相关法律规定的形式主要有:劳动者资格、雇主资格、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