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过高无法协商的,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民间借贷约定利率过高的,法院应当严格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对利息是否受法律保护作出认定。
1、年利率在24%以下的利息,是合法利息,法院应予支持。
2、年利率在24%以上36%以下的利息,借款人自愿给付的,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不愿意给付,法院不予支持。
3、年利率在36%以上的利息,属于违法利息,法院不予支持。
一、二手车贷款利息多少?
目前申请二手车贷款预期年化利率一般在基准预期年化利率上浮10%以上,高者甚至可以达到上浮30%-40%,所以如果购买二手车,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选择。
一般而言,汽车金融公司的二手车贷款利率要高于银行。不同于房贷,由于二手车贷款的期限短,二手车贷款要申请提前还贷,是属于违约行为,要支付一定违约金,很不划算。所以办理二手车贷款以后,只能按照协议上要求的按期还款。
通过汽车金融公司贷款,通常二手车的三年期贷款,首付最低5成,总利息是贷款总额的20%以上。
但是有些专做二手车零售服务的电商平台,会降低购车者的首付比例,甚至打出了零首付的宣传语。
二、二手车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月供×贷款期限-贷款金额=总利息。在优信二手车的官网点开一辆二手车的介绍信息,售价3万元,有三种购车方案可以选择:
1、首付1成,首付款0.33万,分48期贷款,月供736元,总利息8628元;分36期贷款,月供920元,总利息6420元。
2、首付3成,首付款0.96万,分36期贷款,月供718元,总利息5448元;分24期贷款,月供1006元,总利息3744元。
3、首付5成,首付款1.57万,分36期贷款,月供499元,总利息3664元;分24期贷款,月供706元,总利息2644元。
专业人士建议,对于几万元的二手车全额付款比较划算,而价钱更高一些的二手车可以根据消费者自身情况选择贷款年限,一般选择3年比较合适。
-
抵押车贷款利息太高报警有用吗
230人看过
-
网贷利息太高了,实在是还不起了怎么办
267人看过
-
利息太高了,贷款还不上会怎么样
98人看过
-
贷款利息太高如何举报
80人看过
-
在民间借贷的利息太高会怎样
162人看过
-
民间借贷要小心利息太高
290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网贷太高利息无法还款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3-11-121、确实没有偿还能力的,应当与贷款机构进行协商,宽展还款期间或者分期归还。 2、如果贷款机构起诉到法院胜诉之后,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5、有能力而拒
-
高利贷利息太高报警有用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5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只要不涉及到人生伤害等,报警也无用,警察不管经济纠纷,如对方违法,只能通过律师起诉他们。
-
贷款利息太高无法偿还利息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6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
-
网上借的高利贷太多利息高还不起了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22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
-
网贷是骗局高利贷,高利贷利息是不是太高云南在线咨询 2022-02-02是太高了。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本金(以实际收到金额为准,且应减去前期已支付费用)、利息(年24%以内绝对保护,年36%以内相对保护)要偿还。但是不合法的利息费用部分,在兼顾诚实信用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拒绝支付。根据“法释[2015]18号”文第三十一条之规定,过多支付的部分,债务人可以(协商、调解、诉讼)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