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显失公平原则规制“一案暴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3 11:30:42 433 人看过

我国不良金融债权处置已经初步形成市场,大量金融不良债权被打包甩卖。而不良债权转让已经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灾区。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最终却是经由法院的司法程序实现,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合法流失。各级法院因此面临巨大的压力。

面对国有资产通过诉讼程序合法流失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01年),以及《关于在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中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通知》(2005年)、《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9年)等多个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均强调,在审判实践中要保护金融债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强调要审查不良债权的处置,防止违规处置的发生,试图通过程序控制实现在不良债权司法追索中保护国有资产的目的。

然而,面对程序合法、法律文件齐全、追索有法律依据的不良债权诉讼,如果法院作出胜诉判决,债权人即可全额执行收回债权,就将导致一案暴富和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司法实践中如何处理不良债权诉讼,成为棘手的问题。那么,应如何看待不良债权处置中个别债权的全额追索和全额实现?所谓的一案暴富是否有其合法性?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这涉及一系列法律和司法政策问题。

笔者以为,虽然单笔债权实现全额回收受偿,但就整个资产包受让价格而言,不良资产受让人可能并未实现一案暴富,甚至亏本。例如,投资者从资产管理公司整体受让某资产包,资产包的账面价值为20亿元,整体转让价格为2亿元,其中的某单笔债权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受让人对该笔债权追索并全额受偿,则单就该笔债权而言,相当于债权受让人仅以500万元的价格实现了5000万元的收益,两者相差10倍,发生一案暴富。然而,只有在其他债权能够回收,并且回收价值远远超过整体价值的情形,才发生所谓的暴富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的一案暴富和国有资产流失在法律上是个伪问题。由于不良债权处置的风险性,就单笔债权实现全额回收甚至整体超额回收,都是投资者的正常商业判断。不良资产的受让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异正是不良资产本身风险性的一种体现,即使实现高额回报也无可厚非。在美国,破产企业的债权受让人也正是期待通过不良债权重组,实现更多的债权甚至全额受偿,而无论其购买债权时获得多少账面价值的折扣,不良债权购买价格与账面价值实现程度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关联。

然而,如果法律对所谓的一案暴富作出特殊的法律规制,也并非没有可能性。而其途径,必须确立单笔债权的相对独立性,必须建立不良债权整体转让价格与单笔转让价格之间的构成关系。否则,单笔债权的转让只存在于整体转让之中,也就仅存在资产包的整体转让价格,没有单笔转让价格,根本不存在司法对单笔债权转让的规制可能。其合理性在于:不良债权打包整体转让不能抹煞其由单笔债权构成的事实,也不能否定整体的资产包转让价格是通过评估每笔债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实现可能性确定的事实。因此,明确不良债权整体转让价格与单笔转让价格之间的关联具有合理性、现实性。在确定整体资产包的转让价格与单笔债权的转让价格关联的基础上,限制单笔债权的受偿额度就是控制不良债权追索的有效手段。就是说,在单笔债权的追索额度与转让价格之间应建立一定的关联关系,控制对不良债权的追索。例如,某笔债权占资产包的整体转让价格的1/4,则该笔债权的受偿比例即可限制在整体受让价格的1/3或1/2之内。其具体数额和比例,可通过当事人约定适当调整,但不能严重失衡。通过这种方法,即实现对单笔债权追索的额度限制,可以制约一案暴富现象的发生。

我国民法有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对给付与对待给付失衡的一种法律调整。有观点认为,单纯给付与对待给付不成比例,尚不能否定交易的有效性。司法实践也很少直接基于显失公平条款对交易进行调整。

这涉及民法上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国外的学理和立法上也被称为非常损失规则、暴利无效制度等。其基本出发点,即基于交易的给付与对待给付存在严重的失衡,而对交易的有效性进行调整。罗马法存在所谓的非常损失规则,即如果标的物的价格与其应有的公平价格相差悬殊达到一定比例,交易的有效性即被质疑。法国民法典采纳了罗马法的非常损失规则,法国民法典第887条、1674条规定,对转让价格过低的动产(与正常价格相差1/4)和不动产(低于正常价格的7/12)买卖,可以主张撤销。

德国民法典没有采纳非常损失规则,但也采用了类似规定。德国民法典第138条第2款规定,某人利用他人处于急迫形势、无经验、欠缺判断力或意志显著薄弱,以法律行为使该他人就某项给付向自己或者第三人约定或者给予与该项给付明显的不相当的财产利益的,该法律行为无效。这是德国法上的暴利无效制度,是德国法对价格不成比例交易的一种规制。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还发展出一种准暴利行为理论,即在不具备第138条第2款的法定情形,如果交易相对方存在应受谴责的主观状态,并且给付与对待给付严重失衡,则法律行为因第138条第1款违反善良风俗无效。并且对于主观状态采取事实推定的方式,在结果上接近非常损失规则。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和德国学者的最新观点甚至倾向于认为,单纯给付与对待给付严重失衡,即可认定交易违背善良风俗。

因此,在确立单笔债权转让价格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对不良债权整体处置中的一案暴富问题,可以通过民法上的非常损失规则、暴利禁止、显失公平等法理和制度予以规制。笔者建议,基于国有资产保护的现实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可通过司法解释确立不良债权转让的特殊规则,具体而言:

(1)确立不良债权整体转让中每笔债权转让价格的相对独立性,单笔债权的价格为单笔债权转让的生效条件。

(2)对单笔债权的受偿额度作出规定,即或者由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确定受偿额度或者要求当事人对此作出约定。

(3)对于转让价格与追索价值相差过于悬殊的债权转让,法院可以依据禁止暴利的规则认定无效或可撤销,并将不良债权转让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赋予其撤销权及追偿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01: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显失公平相关文章
  • 公平责任原则限制适用
    法律综合知识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受害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等基础上,要求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结果予以分担的一种归责原则。然而,在实践审判中,公平责任原则被普遍泛用、常常导致不公平的判决,著名的彭宇案、李凯强案等,不仅受到了公众强烈的质疑、引发对法与道德冲突的反思,甚至引起法学界对公平原则适用条件的讨论、激发了对公平责任原则存废的争议。在众多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案件中,导致被泛用的情形最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基于对被损害的当事人的同情与安抚。法官往往在无法进行责任归属时,选择适当弥补的方式来进行平衡。在公平责任原则适用的案例中,一方当事人的损害是比较大的,法官正义的天平往往首先在情感上对损害方进行偏斜;基于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及责任分配上的平衡,法官选择公平责任原则很多时刻的初衷是对社会损害的一种均化分配,以避免激化矛盾;(二)无法进行责任认定
    2023-06-07
    110人看过
  • 公平原则是否公平
    开完庭,合议庭就评议,最大焦点是原被告是否相撞,第二是原告损失认定,三是被告是否要承担责任。主审法官王浩和鼓楼区法院的主管领导对本报记者一一回答了判决中存在广泛争议的多个问题。为什么认定他们相撞,从证据的角度来讲,原告的证据优于被告的证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明确规定了当事人陈述也是一种证据类型。本案调取公安机关的材料,在原件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出警民警职务行为身份的陈述也可以认定为本案证据。他这种陈述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我们予以采信,同时被告在庭审时承认自己是第一个下车的人,并在下车过程中与他人相撞。我们觉得这已形成一个证据链,可以认定原被告相撞的事实,被告证人只看到被告搀扶原告的过程,没有看到他们是否相撞的一瞬间,不能排除相撞的可能。关于电子文档,在派出所一提交给我们时,我们就让被告来看,以给他时间准备,他也拷走了。被告作为IT从业人员,精通电脑技术,又有律师为其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如果电子
    2023-06-08
    99人看过
  • 公平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
    一、公平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公平责任原则又称为严格责任原则,是一种归责原则,具体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法律又无特别规定适用无过错原则时,由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双方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害给予适当补偿,由当事人公平合理地分担损失的一种归责制度。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对任何经营者都只能以市场交易规则为准则,享受公平合理的对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权,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整体来讲,公平原则包含公平责任原则,公平原则是上位概念,更为宽泛,而公平责任原则相对于公平原则狭隘。二、公平责任原则特点1、公平责任原则是以公平
    2023-06-19
    475人看过
  • 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可以这么判断以及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
    一、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可以这么判断:合同是否显失公平可以这么判断:1.合同当事人一方利用了对方紧迫情势、缺乏实际经验或不知情,使之提出或接受了明显不利的条件;2.当事人一方不正当地利用其在经济地位、社会影响或人际关系上的优越条件,使对方接受或提出明显不公平的交易条件;3.因第三方的不正当干涉,使双方当事人不得不达成显失公平的协议。合同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对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二、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合同显失公平的处理方式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即合同订立的时候有明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可以要求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
    2023-06-22
    61人看过
  • 显失公平可以解除合同吗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可撤销的。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
    2023-05-01
    487人看过
  • 公平分担损失规则
    公平分担损失原则也称为公平责任、衡平责任,是指侵权人和被侵权人都没有过错,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为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由双方当事人公平分担损失的侵权责任形态。公平分担损失原则有以下特征:1、公平分担损失原则是一项辅助性原则,应当在过错责任原则等难以适用的时候才适用:(1)不能适用过错责任(“没有过错”是适用公平责任前提);(2)不能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3)在确定责任范围时,如果采用过错责任分担损失不合理,可以采取公平责任。2、公平分担损失原则具有独特的归责基础(即根据分担能力来分配责任)。3、公平分担损失原则不仅是确定损失如何分配的归责原则,而且是确定责任成立的归责原则。一、公平分担损失原则适用范围1、当事人双方均无过错;2、不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归责原则;3、损害与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4、适用于侵害财产权的侵权案件和侵害人
    2023-03-21
    491人看过
  • 公平、公正原则
    民事经济纠纷
    在离婚财产分割方法上法院应本着体现正义的理念来处理。因为,从离婚的制度上来看,对离婚财产的分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分割,而是必须考虑当事人的过错以及补偿问题。所以,公平分割财产的机制就是要在离婚时,主要不考虑婚姻期间财产的状况和财产来源,而重点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因此,各方面条件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仅可以分割一半共有财产或分享对方增值的财产,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比例,这才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当然,如果双方已经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协议的,那么应该说这种分割方案也是在符合双方所认同的公平基础上做出的,此时,法院也就无需再以公平公正的理由加以干涉了。如此做法是考虑到,在实际无过错离婚理由的制度下,为了鼓励夫妻为提高整个家庭的利益做出牺牲,应该把这些牺牲而导致的人力资本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预期利益作为婚内财产的一种形式在离婚时进行公平的分割。在有了这样法律上的保障之后,婚姻关系中的配偶们就会更多的以
    2023-08-17
    175人看过
  • 竞业协议仅限制员工显失公平
    刘某系某药物技术公司职工,双方签订劳动的同时签订了《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但该协议的内容均为对刘某的限制,而未约定刘某在遵守约定义务的情况下可享有的权利,单位亦未向刘某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那么,该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如果刘某违反合同,是否须向公司支付竞业禁止违约金呢?法律人士表示,《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本案中,《保密与同业禁止协议》仅约定了刘某的义务,而未约定其可享有的相关守约权利,公司亦未向刘某支付竞业禁止补偿金。该协议违反了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内容显失公平,故该协议无效。如刘某违约,亦不需向单位支付违约金。
    2023-06-09
    113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这样的:1、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关于显失公平行为的要件是什么1.须属有偿行为。显失公平行为只能发生在有偿行为之中,无偿行为因当事人一方不支付对价,谈不上公平与否的问题。2.须行为内容显失公平。显失公平是指根据该行为已经实施或者约定实施的财产上的给付,明显背离公平原则。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的情况。3.须受害
    2023-04-06
    118人看过
  • 协议离婚一方以显失公平反悔有效吗
    一方以离婚协议显失公平反悔无效,不能获得法院支持。当事人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能请求变更或撤销的情形为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不是撤销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定事由。如果是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反悔。夫妻协议离婚后男方以财产分割协议显失公平吗原告:谢某,男,住上海市某区。被告:李某,女,住上海市某区。原告谢某与被告李某原系夫妻关系,双方婚后因性格不和,于2005年7月12日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书中约定:位于上海某区的房屋归女方所有,男方应协助女方办理过户手续。后来谢某并未积极协助李某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双方为此再次发生纠纷,李某准备通过法院责令谢某协助办理过户手续,但是谢某却在李某提起诉讼之前抢先一步于2006年2月向法院起诉。谢某在诉状中称:在与被告李某签订协议时,其正处于情绪激动状态
    2023-07-25
    103人看过
  • 法律公平原则
    显失公平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一、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我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显失公平的合同具体什么意思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对方缺乏经验,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民事行为是否明显不公平,应当以行为成立时的情况作为判断标准。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双方的权利义务极不平等,经济利益不平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明显不公平的合同应当撤销,这不仅是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2023-02-24
    428人看过
  •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否可撤销,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
    一、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否可撤销显失公平的合同可以撤销,撤销显失公平合同的一般方法是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需要注意的是,但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知道之日起一年内行驶撤销权,无正当理由逾期未行驶撤销权的,撤销权利消灭。二、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合同显失公平一般的处理方式就是进行撤销。显失公平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协商撤销合同或者直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不发生法律约束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三、显失公平的撤销期限显失公平的撤销期限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如果受损害方在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撤销的,其撤销权就消灭。根据《
    2023-05-06
    187人看过
  • 税收公平原则
    纳税人
    税收公平原则是税收最高原则之一,它指具有相等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颁布以来,对于调节个人收入差别、抑制社会分配不公、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个人收入流向高度集中和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明显并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税收公平原则在现代各国的税收法律关系中,所有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的分配也必须公平合理,但公平合理并非绝对的等额负担。学术界对公平原则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1.受益说。在受益说中,包括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凡自政府得到相同利益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凡自政府所得利益不同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2.负担能力说。认为凡具有相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相同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者应负担不同的税收。税收负担能力是指各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其基础有所得、财产和消费三种。
    2023-06-08
    277人看过
  • 横向公平原则
    实践中常常采用支付能力原则来衡量所得税制是否公平。具体来说,支付能力原则包含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的含义。横向公平指的是对于同等的人给予同等征税待遇;而纵向公平指的是对于不同等的人给予不同等征税待遇。纵向公平会涉及累进税率表如何设计等复杂问题,本文重点讨论横向公平。征收所得税都能够把我们的税前收入改变成某种不同的税后收入。人们普遍认为,横向公平是保证税收公正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如果我们的情形一样,我们缴纳一样的税收。如果税前我们的情形相同,但是征税让我们变得不一样了,那我们会认为税制不公平。一旦赋予横向公平操作性的内容,常常引起争议。实现横向公平的困难既涉及同等的人的定义,也涉及同等征税待遇的具体内容。什么叫同等的人?是收入还是福利的同等?一些单位可能货币形式的报酬多些,而另一些单位可能实物福利好一点。同等,不能仅仅看他们税前的货币收入,还应该考虑福利的因素。是某个纳税年度
    2023-06-08
    42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合同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 更多>

    #显失公平
    相关咨询
    • 欺诈显失公平和欺骗显失公平有什么区别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01
      一、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 重大误解与欺诈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二、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 重大误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显失公平;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误主
    • 显失公平可以解除合同?什么情况可以认定显示公平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4
      显失公平可以解除合同?显失公平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极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不平衡,因而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一般来说,维持合同法的基础是“契约自由”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自由地决定是否订立合同。自由地决定对方当事人,自由地决定合同的内容和合同形式。那么,什么情况可以认定显示公平?请看下文
    • 合同显失公平是哪一部分的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10
      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可撤销合同。一方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的,该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当事人未行使撤销权的,该合同有效。
    • 合同如何公平地显失公平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10
      1、合同显失公平的无效,不具有效力,合同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后,合同溯及到成立之日起自始无效。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
    • 议离婚一方以显失公平反悔怎么办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8-30
      一方以离婚协议显失公平反悔无效,不能获得法院支持。当事人对离婚财产分割协议能请求变更或撤销的情形为欺诈、胁迫,显失公平不是撤销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定事由。如果是离婚后发现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 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不属于反悔。